在刚刚发布的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乌拉特民歌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已有200多年历史的乌拉特民歌,现在主要流行于内蒙古乌拉特前、中、后三个牧区旗和包头西部的蒙古族居住区。传统的乌拉特民歌以长调民歌为主,歌曲高亢嘹亮,热情洋溢,节奏缓慢,抒情味浓,在内容、唱腔、风格方面与其他蒙古民歌截然不同。其中最著名的一曲《鸿雁》,曾经在2009年为到访的美国总统奥巴马演唱过。
然而随着民歌艺人相继离世和“马背民族”走下马背,乌拉特民歌的一些独特的演唱方式和方法濒临失传,目前在乌拉特草原只有极少数老人和专业研究人员对乌拉特长调民歌略知一二。
近年来,巴彦淖尔市一些艺术家、学者和民歌爱好者自愿组成了乌拉特民歌研究会,专程收集、整理乌拉特民歌、民乐及书刊、影像资料。在乌拉特中旗等一些旗县还把教授乌拉特民歌列入民族幼儿园和民族学校的教程内。巴彦淖尔市各级政府也通过举办民歌比赛、成果展演来让年青一带的人了解和掌握乌拉特民歌,让这一民族文化瑰宝得到传承和保护。2010年乌拉特民歌成功入选第3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今年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