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8月11日
地点:白云国际会议中心
从《云南映象》到《藏谜》,从原生态到衍生态,杨丽萍的作品早已成为一张文化名片,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情。由杨丽萍担任总编导及领衔主演的诗乐舞集《云南的响声》下月将亮相广州,这场由百名演员集体呈献的视听盛宴也被称是“映象”系列的终极篇。
把响声演绎到极致
杨丽萍说,云南有很多民间音乐是以自然的声音为主题的。比如《风吹树叶打》,模拟的是树叶在风中互相拍打的声音,《蝗虫翻山》描述的是成群蝗虫飞来的场景。当我在采风途中看到3米多高、由整棵树雕成的鼓时,更决心把这些“响声”搬上舞台。
《云南的响声》就是想让观众听听大自然中的声音,同时也把生活中的响声演绎到极致,如婴儿在母腹中的胎音、部落为孩子平安降生的祈祷声、求雨的声音、马帮的铃声等。杨丽萍颇自豪地说:“你会听到小河淌水的声音,蝴蝶振翅的声音,透过大雾的牛铃声,甚至是老虎胡须发出的声音,达到三四百种吧,多到没法跟你们说。”
这些“响声”谭盾也会喜欢
为了呈现这些“响声”,杨丽萍花了9个月的时间去收集乐器,不论是锄头钉耙,还是水车石磨,几乎都被当成了乐器演奏。演出中,观众可以领略到发源于遥远部落中的民间创举:用竹子做成的长笛,连竹叶都还长在枝丫上,新鲜欲滴,远远看去,就像演员临时砍了一段竹子在吹奏,声音更是悦耳动听;用竹子和羊皮制成的独弦琴,模仿的则是蝗虫翻山的声音,30位漂亮的姑娘,一边拉着独弦琴一边用手模仿蝗虫翅膀震动,十分传神……“我想谭盾应该也会喜欢。”杨丽萍表示,这其实和世界上那首著名的《野蜂飞舞》有异曲同工之妙。
杨丽萍介绍,整个演出没有电子或管弦乐伴奏,全是最自然的现场演奏,有的声音非常非常细微,光收音的话筒就用了好几十个。
很多“响声”是创作出来的
对于如此多来自自然的声音,和今天沉浸在现代文明中的都市观众,会不会有语言、文化的隔阂,杨丽萍回答说:“你听过小鸟在树林里歌唱吧,好听吗?好听,但是你听懂了吗?自然的声响不用懂,只要你不急躁,沉静下来仔细听,一定会体会到大自然的脉搏、心灵的宁静。”
《云南的响声》很多“响声”也有演员的创作成分。“就拿那根超长的竹笛来说,钻出孔来两个人吹,就像小河流淌的声音,是彝族演员罗罗拔四发明的。”
杨丽萍表示,“响声”中呈现的是云南人的生命和情感,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撞击。“我们的表演不在乎你跳了多高,转了多少个圈,而是要跳出我们自己的味道。”
独门乐器
著名作曲家、《云南的响声》音乐总监万里从几百种乐器中挑选了几件介绍,让读者在走进剧场前可以先有个认知。
孔雀琴:整个形状像只活灵活现的孔雀,背上有26块铁片,整齐地排列开来。用棒槌一敲,清脆悦耳的声音便随即传开。一般的乐器只需七八个音符,孔雀琴却能发出更多的声响。
大三弦:即超大号的“三弦琴”,彝族乐器。琴身呈圆形,直径大概有50厘米,琴面如大盆,琴把有1米多长。琴弦是用兽皮晒干搓成,弹起来声音浑厚强大。
独弦琴:佤族乐器,顾名思义,它只有一根弦。整体上形似二胡,只不过少了一根弦线,演奏起来比二胡要难。
人形鼓:据说是杨丽萍自己的独特创意。木头雕成的“双脚”并拢,双肩各有一鼓。前方有一个空洞,演奏时,头部装上一个人偶,人坐在木人的背后,有人敲打双鼓,还有人从空洞处发出响声,十分神奇。
长竹笛:印度15岁男孩曾向人们展示了一支长2.2米的笛子,吹响这笛子需要惊人的肺活量,他每天坚持长时间训练,目的是让自己的笛子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而国家一级演员、著名笛子演奏家蒋国基吹奏的笛子长达3.2米,直径5厘米,需三人合扛,被称为世界上最长的笛子。可是,在《云南的响声》里,这些都不足为奇,一根长达五六米的墨绿长竹,上面还有碧绿的叶子,只是从中段抠出几个孔,演员们将竹子一横,放在口边,便可吹出悦耳动听的笛音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