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罗立市美曼迪音乐厅里,来自中国中央民族乐团的演奏家,用二胡、琵琶、古筝、箫、笛子、唢呐、筚篥这些传统乐器,向当地主流观众群体展示了风格独特、形式多样、内容鲜明的中国民族音乐。这次活动共进行了3场演出。当《春节序曲》将欢腾的旋律传递出来的瞬间,美国观众的情绪被点燃了;低沉凄美的《二泉映月》、象征着人民力量的二胡与管弦乐队的协奏曲《长城》,以及丝丝入扣、江天一色的《春江花月夜》,演绎出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美不胜收。习惯了约翰·施特劳斯圆舞曲的美国人被中国音乐典雅细致直抵人心的魅力所征服。
“掌声经久不息,音乐会一再延时,全体观众站起来有节奏地鼓掌、跺脚,这个时候你才意识到自己做了一件多么值得去做的事情。我经常想,人这一辈子哪怕替自己的祖国只做过一件这样有意义的事情,也算没白活。”指挥家何建国谈起此次赴美巡演时激动地说。他深切感悟到,优秀的艺术作品是可以跨越语言、地域、生活习惯和教育背景的差异,触动人们的灵魂。
中国的民族音乐是世界音乐长廊中的瑰宝,中央民族乐团经过十几年坚持不懈地耕耘,终于在西方音乐的千里沃野中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如今,德国、意大利、瑞士、挪威、荷兰、俄罗斯、法国等国的30多座历史名城已与中央民族乐团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中国民乐进入了美国卡内基音乐厅、林肯艺术中心、纽约联合国总部大厦会议中心、柏林爱乐大厅、荷兰阿姆斯特丹音乐大厅、俄罗斯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大剧院、圣彼得堡马林斯基剧院……
在中央民族乐团团长席强看来,多次的成功演出缘于中央民族乐团多年来做了两件事:一是将外国的优秀文化元素引入中国民乐中,二是将中国民乐推广到国外。
用中国民族乐器在西方主流音乐殿堂里演奏西方经典曲目,是中央民族乐团推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成功经验。在与西方观众交流的时候,要适当地改变乐曲演奏的方式。对于外国的听众而言,耳熟能详的乐曲经由中国的民族乐器演奏出来,引起听觉和文化上的共鸣是不言而喻的。“我们用常见的二胡、古筝、琵琶、竹笛和不被人所熟悉的箜篌、坠胡、排箫、筚篥等民族乐器演奏西方经典曲目,可以表现出另一种或空旷悲壮或欢快细腻的味道,在西方音乐的浪漫情调上又叠加了几分东方的洒脱和飘逸。”席强告诉记者,当音乐响起时,两种文化齐聚在了中国民族乐器上,使它成为了中国音乐和西方音乐交流和传播的使者。这样超强的音乐表现力更会加深外国观众对于中国乐器、中国音乐乃至中国文化的兴趣。
从德国到美国,从奥地利到瑞士,中央民族乐团每一次成功演出,都赢得了当地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每次出国演出,中央民族乐团带去的音乐CD都被观众一抢而光。经过该团多年坚持不懈地推广,中国民乐在海外已拥有了众多异国知音。
很多西方观众原来对中国民乐了解甚少,只是单方面被动地观看演出,这是影响西方观众更深层次欣赏中国民乐的一个瓶颈。针对这一问题,中央民族乐团在演出间隙注重培养外国观众学习中国民乐的兴趣,或现场讲解,或开展教学,如将高胡、二胡、中胡、板胡、京胡等中国乐器的差别解释给外国观众听等。渐渐地,一些外国观众对中国民乐变得十分痴迷,有的人通过学习,掌握了中国乐器的基本演奏方法。席强认为,外国观众看得越多,就越需要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热爱中国文化的外国观众需要从猎奇走向成熟。只有真正深入人心,打动外国观众的心灵,才能称得上中华文化走出去。
今年,中央民族乐团准备将以敦煌莫高窟壁画艺术为创作背景的敦煌音乐专场音乐会推向世界,进行巡演。“这不是简单的演奏会,我们复制和研制了敦煌壁画上的数十种民族乐器,将再现汉唐时期以来中国民族传统乐器最辉煌的景象。这是一场大胆创新的民族音乐会。我们将提前半年做宣传,将曲目的定式、审美取向、结构套路一一向外国观众解释清楚,还要找到与国外观众的思维模式、情感需求相契合的宣传点。这很难,但值得。”席强说,这或将成为中国民乐走向世界的另一个新起点、新机遇。
“作为中华文化的传播者,我们的触角应伸得更远,方式应更灵活,这正是中华文化走出去所需要的。”席强告诉记者,希望在国家的扶持和关怀下,中央民族乐团能够在哈佛大学、剑桥大学、斯坦福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进行中国民乐的推广和普及。这些一流大学的学生在不久的将来可能成为各领域的精英,让他们来了解和助推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的传播,可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从来都是细雨无声。中华文化不缺产品,而是缺战略战术的谋划,需要更入情入理的宣传和引人入胜的包装。席强表示,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央民族乐团有资源、有能力、有经验,愿付出更多努力,为中华文化进一步走向世界做出探索和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