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我初到海南连队,被分配到苗圃班种橡胶和培育树苗。没想到,就是这么一份简单的工作,引发了我跟黄花梨的一段故事———
有一天,我见到一老工人手里拿着一根木棍,树皮已经剥去不少,露出紫红色的木质。由于我有制作乐器的爱好,对个中木材也颇有兴趣,于是向老工人打听,方知这种木叫“花梨格”。老工人把这段小小的木棍当礼物送给了我。老工人的礼物给我带来希望和想象,下决心一定要找到花梨格制成一把琵琶。
随后,我曾和同伴到昌江县城春游,就在一个不起眼的药材收购站里,我居然发现了梦寐以求的花梨格。以每斤0.15元的价格,我淘到了一块红褐色而且开裁较规整的老木料,巧合的是,这块花梨格尺寸正好达到琵琶背板中间立体的要求。
扛着战利品归队,路上一位老农说山上师部医院不远处有个花梨树头。周末,我和好友带着锄头上山寻宝。树头地下部分比上面大得多,出土后估计有50多斤。可是还是不够做我的琵琶,于是,寻木之旅并没有结束。
时隔几年,学生小邓带我去抱板黎村一位中年黎胞家,他有少量收藏,我选中了三段,色泽深褐,属上品,但块头小。一个月后,一纸调令让我调回海口,百余斤花梨格也随身安居下来。之后,几经耕耘,花梨格终于结成正果———花梨格琵琶(上图)终于诞生了。
20年后,我从一本《国宝大观》中看到介绍黄花梨的介绍,才知道黄花梨就是花梨格!各种优质硬木是历代制作高档琵琶的材料,如紫檀、酸枝、花梨等,至今,黄花梨琵琶可能只有这一把而已。如果假想成真,这件小作品就填补了一点空白,使实用琵琶的品种成为完整无缺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