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马友友“丝绸之路音乐会”杭州演出还有一周,因为太受欢迎,门票已经满足不了乐迷的需求。主办方与演出商协商,将用加座的方式来回应观众对马友友的喜爱。这次马友友中国巡演只有4站,至今为止,只有杭州站加座,浙江老乡对马友友音乐的期待,从中可见一斑。
在这次音乐会中,马友友的亲密伙伴,出生于杭州的琵琶演奏家吴蛮姑娘也将现身杭州大剧院,届时,她将和马友友一起向家乡人展现琵琶和大提琴的精妙结合。
通过网络,远在美国的吴蛮接受了本报的采访。在访问中,她透露了风靡全球的“丝绸之路”音乐计划的缘起,以及她和马友友是如何“叛逆”古典乐,“跨界”玩音乐的。记者 张盛
杭州姑娘吴蛮
是“丝绸之路”音乐计划的元老
如果说马友友让大提琴为中国人熟知,吴蛮则让琵琶这种神秘的东方乐器惊艳西方。自从上世纪90年代在多伦多市高德音乐大赛中被马友友推选为冠军后,这两位浙江人就开始了漫长的合作。而经历十几年、走了十几个国家的“丝绸之路”音乐会更让他们的音乐配合得亲密无间。
1998年,“丝绸之路”音乐会计划筹划之初,吴蛮就已参与其中:“1998年,马友友与我谈起了这个庞大的"寻找东西方音乐的共同根源,开创新的音乐语言"计划,对我来说,这很荣幸也"顺理成章",因为这也是我多年来努力的目标,我欣然接受了他的邀请。”
吴蛮记得,当时马友友经常开车到自己家排练,他们还在纽约和华盛顿举办了音乐讲座,为观众示范讲解关于东西方音乐的内在关联,以及音乐作品中作曲家对世界各地民间音乐素材的运用,为“丝路计划”做前期宣传工作。那时候,马友友对“丝路计划”的社会推广,给吴蛮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直到2000年“丝绸之路”音乐计划正式宣布成立,其他音乐家才加入。所以吴蛮经常开玩笑说自己是这个计划的“元老”。
本次演出的音响要求
超过柏林爱乐
从某种意义上,马友友是吴蛮的“贵人”。1999年,马友友曾举荐吴蛮为加拿大 Glenn Gould ProtégéPrize第一位亚裔女性获奖者,这是一个表彰对文化交流有贡献的年轻音乐家奖项。
马友友和吴蛮这两个分别来自东西方古典音乐领域的音乐家,都对跨界非常感兴趣。就像马友友让圣桑的“天鹅”配合起了黑人街舞,吴蛮同样异想天开地请美国乐器制造师傅把琵琶做成了电子版,还在音乐会上演奏。不过这次在杭州,她用的琵琶还是原生态的,当然,琵琶曲却是跨界
的,演出曲目中会有一首吴蛮写的曲子《蓝》和赵季平老师的《关山月》。
吴蛮认为,跨界是必须的,“因为音乐是创造发明,音乐家有创造力,每一次演奏都是在创造”。同时,吴蛮还表示,像“丝绸之路”这样的跨界音乐会音响要求比柏林爱乐的难度大多了:“比如,伊朗的胡琴,中国琵琶、笙和日本尺八等细腻的声音很容易被三件打击乐器和四五件西洋弦乐淹没。所以在声音的平衡上要求很高。”
吴蛮谈音乐跨界心得
我们常说的“音乐无国界”东风西渐从十九世纪就开始了。柴可夫斯基、德彪西、普契尼等音乐巨匠都有从东方音乐中获取灵感的传世之作。当今的音乐家更是东西方相互借鉴,涉及面很广,比如流行、摇滚、电子、世界、前卫等音乐形式,东方在学西方,西方用东方的素材。这种交流是历史的必然。
尤其是在二十一世纪,东方已经不再是遥远的东方,时间和空间在距离上的缩短使得原本相隔遥远的民族变成了邻居。我的音乐经历让我看到,了解你的邻居是谁是非常重要的,更何况是通过音乐这么美妙的事。当我做了“探索”之后,再回到自己的传统琵琶音乐之时,我重新发现了许多新的音乐感受。我能从古曲中听到许多过去听不到的声音,好像我音乐库里营养更丰富了,我可以有内容去慢慢地消化。我的音乐变得更厚实而有立体感,那种感觉非常让人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