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关街有一家叫“陶笛部落”的小店,时常飘出悠扬的笛音,这是从店主南云健手中的陶笛发出的。南云健是一位80后的工科生,他放弃稳定的工作,毅然投身“艺术事业”,绝不仅仅是有着勇气和热情,更重要的是对他喜爱事物的理性分析与坚持。
工科生遇上陶笛
创业的想法浓烈起来
从北方某大学刚毕业,南云健就在我市某证券公司做了一名普通员工,这份工作与他所学的电子电器专业对口,他觉得这样一份工作,始终让他没有办法真正用心去做,找不到定下心来的感觉。
每当这个时候,南云健都会想起大学快毕业时的那次旅行。“那是在福州一个很古老的巷子,和我们东关街挺像,突然就听到一首曲子,叫做《故乡的原风景》,直到现在我都非常喜欢。”
南云健告诉记者,当时他就是听着声音,走进了那家陶笛店,大家以为店主吹的是埙,经过介绍才了解,原来那是陶笛。“我从小到大基本都没有接触过什么乐器,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当时看到这个陶笛,就特别喜欢,甚至在店主的教导下,花了两分钟,我就会吹出一首简单的曲子了。”
“后来,在觉得工作压力大的时候,我就会把陶笛拿出来吹一段,工作上的烦恼就会减轻不少。”南云健说,这样的日子多了,想开一家陶笛店的想法也就越浓烈起来。
半年市场调查
证明开陶笛店可行
“一开始父母肯定是反对的。”南云健说,“不仅仅是父母,凡是知道我想开陶笛店的亲戚朋友,都投反对票。”南云健说,但是经过他半年的资料搜集及市场调查,以及他亲手教他周围的朋友几乎在两分钟内学会了如何吹陶笛,许多人渐渐改口说“可能我会买”、“这还挺有趣”。
记者从南云健的朋友赵晶处了解到,当时南云健做了整整半年的市场调查,“他主要就是从各地收集有关陶笛的资料,不管是从关注度、陶笛的传播速度,还是陶笛适宜人群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调查,并把一系列的数据都摆在了我们面前,证明在扬州开陶笛店是可行的。”
“在不断收集数据中,我更坚定了开这家店的信心。”南云健说,因为
虽然陶笛是意大利的乐器,但是由于其外观很像中国的埙,所以人们的第一印象就有亲切感;其次,陶笛虽然2009年才进入中国,但是两年的时间里却在各大城市扩展了几百家店,从扩展速度就可以看出其受欢迎的程度;第三,陶笛是一个启蒙性的乐器,它的乐谱类似于“看图说话”,即使是不懂五线谱的人也能够“依葫芦画瓢”,很容易学。
熬夜看书钻研
一年精通三样乐器
自从陶笛店开了以后,南云健就不断学习有关的乐理知识。“因为有时到店内的客人,一些可能是看热闹、瞧好玩的,但是,有一部分人是因为音乐而进来的,如果开店的你不懂这些,那客人就感觉不到这家店的诚意,也感觉不到这个乐器店的内涵,只会觉得你这里的陶笛仅止步于工艺摆设品而已。”
南云健说,当时他比高考复习时还要努力,白天在店内看店,晚上回家熬夜看书、钻研。“当时就把自己当作一个大容量的包,能塞多少进去就塞多少进去。”南云健说,虽然很辛苦,但却没有之前工作时感觉到的力不从心,“因为那是我想要做的事情,那是我想要过的生活。”
令记者惊讶的是,一个半路自学乐理的工科生,短短一年不到的时间,竟然精通了陶笛、排箫和吉他三样乐器。
淡季最难熬
一度“自暴自弃”
有句话叫“事在人为”,但当东关街淡季的到来,南云健却hold不住了。“这店开了也有将近一年了,现在进入的是第二个淡季。之前由于在开店的时候正是东关街的旺季,所以有游客的支撑,销量还算不错。但是进入炎热的夏季后,店内有时整天整天的没有一个人,让人感觉心理落差太大。”
“那个时候心里就特难受,感觉付出没有回报,然后就越想越觉得不值。”当时南云健最糟糕的状态,竟然已经到了咨询心理医生。
“后来想想,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所以慢慢地也就想开了。”南云健说,“其实,游客买了陶笛之后,都会加入我们的交流群,在淡季的时候我就会经常逛逛这些交流群,解答他们的疑问,在和他们交流的过程中,可以找回我的成就感。当他们因为我的指导而过了一个坎的时候,我其实比他们更开心。”
结束采访的时候,南云健告诉记者,现在他最大的收获就是那些陶笛爱好者,因为陶笛互相结识、互相交流,并且找到生活的乐趣。“其实我觉得我们有时候会烦恼,会觉得不开心,正是因为我们在做的事情可能并不是我们真正喜欢的。如果哪天遇上你喜欢的事情,千万要抓住,因为它能带你走进你想要的世界,并且在以后会感觉到很多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