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古筝新闻
笛子新闻
古琴新闻
二胡新闻
琵琶新闻
葫芦丝新闻
戏曲新闻
民歌新闻
民乐新闻
文化新闻

茂腔:那水、那土、那人

向古曲网投新闻稿(古币奖励)您现在的位置: 古曲网 > 新闻中心 > 戏曲新闻 > 正文
【字体: 】  

[组图]茂腔:那水、那土、那人


 

  茂腔传统戏代表剧目《元宵迷》第五场剧照
  茂腔传统戏代表剧目《元宵迷》第六场剧照
  曾金凤(右)指导现代剧表演,古老的戏剧就在这传承中发展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东胶州茂腔的代表人物,曾金凤这一辈子都和茂腔联系在一起。在胶州的一栋普通居民楼里,我叩开她的家门。

  如今已76岁的曾金凤说起话来,眉毛高挑,宽音大嗓,浓重的胶东地方口音扑面而来,恍惚间让人觉得对面坐的,竟仿佛是《罗衫记》中的小生徐继祖。

  如今,她夜里常翻来覆去难以入眠。朗月当空的时候,月琴、三弦声悠悠响起来,过去的一幕幕就在脑海里“冒”出来,像演茂腔戏似的,拦也拦不住。

  公园·戏园

  “啊,大路上又来了,一寻夫二告状,我叫裴秀英,千里迢迢奔长安……”胡琴咿呀、铜锣响亮,带着土腥味的茂腔千回百转而出。青衣水袖的女主角一个翻高八度的“冒”上去,接着又低低滑下来,颤颤悠悠地开了场。

  到悲处,“裴秀英”一个哭头声腔,如泣如诉;又见她兰花指一翘,眼波凄凄流转,脚下碎步踉跄,水袖一甩,一旁痴痴听着的一位中年妇女,眼中的泪就被生生地勾出来了。

  这是山东省青岛市海泊河文化公园的一角。今天这一出,演的是茂腔传统戏代表剧目“四大京”、“八大记”中的《西京寻夫》,讲的是高中状元的李彦荣被招为驸马,发妻裴秀英在公婆死后进京寻夫,当街拦住丈夫轿子告状,后夫妻得以团圆的老故事。

  每周来这儿为附近茂腔爱好者演出的退休演员中,就有曾金凤先前在青岛市茂腔剧团的同事。而近60年前,十几岁的曾金凤和她的戏班常常演出的地点,也是公园、市场、农村街头。因为,这些正是离普通老百姓最近的地方。

  风土·由来

  胶东半岛是曾金凤的家乡,胶河婉蜒北上经胶州市入高密境,于胶州、高密、平度交界处入胶莱南河,后又汇入大沽河。而这三条河的两岸,正是茂腔流行的中心区域。

  胶莱平原广袤黝黑的土地上,吃着胶州大白菜、羊角大辣椒长大的胶东百姓,一张口就是一股子“茂腔调”,外地人听来声腔皆土的茂腔,在他们品来却如胶州大白菜一样亲切有味。

  清代曾有秀才为茂腔写了副对联:“乍来一听,酥一阵、麻一阵、浑身打战,速速拔腿就走;听上三天,唱好听、演好看、不觉入迷,悄问何处接台;横批——与民同乐。”颇为传神。

  “茂腔唱的是乡音,演的就是咱老百姓的生活。”曾金凤说。茂腔戏里人物,多如胶东人一样,豪爽耿直、爱憎分明,认准一件事就难回头。

  流行近三百年的茂腔戏,最早称“本肘鼓”、“肘鼓子”,由肘悬小鼓拍击节奏而得名;后与外来剧种“海冒子”融合,形成女音尾声“打冒”的唱法,加入柳叶琴伴奏,改称“冒肘鼓”,期间甚至流行到辽宁、江苏;解放后,又受京剧和河北梆子等影响,增加了京胡、二胡、月琴等伴奏乐器,最终定名为“茂腔”。

  胶州民谣唱曰:“茂腔一唱,饼子贴在锅台上,锄头锄到庄稼上,花针扎在指头上。”茂腔板式、曲牌明快多变,唱腔委婉幽怨,质朴自然,犹以女腔最具特色,尾音以小嗓翻高八度收腔,即“打冒(茂)”,极耐听。加之戏文内容多为爱情生活、伦理道德等;戏服色彩浓烈,甚喜大红大绿,犹吸引妇女,因而也被称为“拴老婆橛子戏”。

  胶东百姓有一笑话:一夜茂腔戏正开场,一少妇抱上孩子即去瞧戏,疾走到冬瓜地绊了一跤,她拾起孩子便走。看完戏要回家,才发觉怀里抱的不是孩子,竟是个冬瓜;寻到瓜地,又只是个枕头;急匆匆赶回家一瞧,孩子正在炕上睡得香呢!

  学艺·成名

  开始学戏时,曾金凤还是个8岁的小姑娘。七、八岁正是贪耍的年纪,为学戏小金凤吃尽苦头。手、眼、身、法、步、唱、念、做、打,样样含糊不得。练腿功的时候要做到上身静止,师父拿小棍在她腿上敲,留下一个个“紫茄子”。

  “戏文没有剧本,全凭脑子记。师父竟教我把所有角色的台词都背下来,学一出戏得几个月。”那时候她年纪小,想偷懒,师傅于是点起一炷香,让她跪在前面回忆,背不出就不许吃饭、喝水,也不许睡觉。如今说起来,曾金凤慨然而笑,“那些学会的戏,到现在每个角色都忘不了,老生、武生、青衣我样样能演,戏路宽”。她先学青衣、花旦,后工小生,这才知道师傅的好。

  初次登台,演的是《东京——卖宝童》。在诉说宝童身世时,她想到母亲死后,二妹妹4岁就做了童养媳,3岁的小妹妹送了人,自己也差一点被卖掉,眼泪就止不住地往下流。演毕,下面的观众上台一把抱住她,还有人拿着鸡蛋、花生往她兜里揣,要带她回家。

  在乡下唱戏的时候,她放开又宽又亮的嗓音,三里之外都能听清。到13岁,她已成了戏班的台柱子,整个茂腔流行地区,几乎无人不知。有人看完戏忘记了戏名,直跟人说“我今天看的曾金凤!”

  传承·改革

  解放后,青岛市政府成立了金光茂腔剧团(即现青岛市茂腔剧团)和光明茂腔剧团,五莲、诸城、高密、安丘和胶南等地也相继成立了茂腔专业剧团,本是地方小戏、市井俚曲的茂腔由此逐渐登堂入室。

  进入金光剧团的曾金凤尝到没文化的苦,参加了文化扫盲班。此后,她才真正从戏里得到了享受。“‘锦香亭前百花凑,偶遇莲台与王宫。双双燕儿分别舞,天降雨露向东风。’这戏文的意境多美啊!”有了深刻的体会,表现力就又上了一个层次。

  1954年,带团参加华东戏曲汇演让曾金凤大开眼界,“越剧、黄梅戏这些戏种的舞台、化装、布景、音乐、唱腔都那么美,茂腔什么时候能做到人家那样?”一边着急,一边观察、交流、琢磨,从京剧表演艺术家盖叫天、周信芳,还有越剧的阎惜芬等人处求师。

  一回去,就着手改革。她把好剧本带回,借鉴京剧的“花旦组合”、“青衣组合”、“扇子功”、“水袖功”等表演形式,伴奏加入京胡、三弦、笛子等;服装、布景等也改得更美、更文雅了。唱腔也得变,她将茂腔唱腔的传统精华保留,又吸收了越剧、河北梆子等的优点,使其融为一体。

  改革伊始,众议哗然。“别人不改,我自己先来!”演出结束,她也心里忐忑,顾不上卸装,将脸一蒙,就出去听观众议论。一片赞扬之声。

  观众接受了,她的茂腔改革更加大刀阔斧。茂腔也更“火”了,不光传统剧目,剧团排的一些现代戏如《朝阳沟》、《他的一生》等也广受欢迎。演出时,一票难求,没有座的观众,就扒着梁、翘着一条腿在场边看;在乡间,还有好多人赶几十里路来瞧戏。

  突围·出路

  1992年,曾有人要拜曾金凤为师,从无门第之见的曾金凤却拒绝了,“孩子,这时候学茂腔你是要饿死的呀!”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受现代文艺冲击的茂腔很低迷。

  现在呢?她舒开眉头:“不这样想啦,茂腔成了文化遗产,大家关心,政府在政策、资金上也予以扶持,这么美的剧种终于可以传承下去了。”

  曾金凤把目光投向一旁的“后继者”、现青岛市茂腔剧团团长刘宗涛。这个三十几岁的年轻人是1986年胶州市政府举办的第一期茂腔艺术培训班的学员,2001年接手剧团后,竟让一堆百废待兴的“烂摊子”起死回生。

  胶州湾边长大的刘宗涛从小喜欢茂腔,之前在商海中摸爬滚打的十年,使得他更善于用现代的、市场的眼光去对待茂腔的发展。作为全国仅有的两家专业茂腔剧团的团长,他对制约茂腔发展的人才、观众两大瓶颈,体会也最为深刻。

  目前,真正懂茂腔的现代化创作、编导等人才仍然缺乏;而更让人忧心的,是观众群断层的问题。“如今喜爱茂腔的更多是45岁以上的人。”因此,剧团正与胶州市教育部门合作,开始为本市中小学编写茂腔艺术欣赏课程,“培养一种文化习惯。”刘宗涛想得很远。

  而一直为我寻访茂腔穿针引线的“山东茂腔网”站长张奇,则带来了令人心生希望的消息:正在筹备的第一届茂腔票友大赛的报名选手中,16到30岁的年轻人占到了很大一部分。

  “有你们这些青年爱好、保护、发扬它,茂腔才能‘老树发新芽’啊!”曾金凤用一副胶东腔大声说。远处的胶州湾仿佛传来涛声阵阵,我看到,她脸上满是憧憬。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新闻录入:朝霞    责任编辑:剑苗 更新时间:2007/7/4 15:16:16   发表评论
分享到:
  • 上一篇新闻:
  • 下一篇新闻:
  • 相关文章

    推荐音乐
    推荐视频
    古曲网-中国古典音乐 商标
    古曲网(中国古典音乐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4-2009 | 网络带宽由深圳琴行 音乐厅大音琴院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