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媛(左)在指导学生。(蓝云 摄)
一位执著的表演艺术家,一位痴情的莆仙戏守望者,这是提及省艺校莆田戏曲班党组书记王少媛时,人们一致的评价。
1964年,王少媛出生于仙游县盖尾镇一个农民家庭,从小喜欢唱歌的她,13岁那年竟偷偷背着父母到剧团应试,从此走上了与莆仙戏朝夕相伴的人生之路。在此后30年的时间里,王少媛付出很多,收获也颇丰:第17届戏剧梅花奖得主、全国先进工作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福建省第七次和第八次党代会代表、福建省十大杰出青年。如今,她又多了一重身份,作为我省唯一的文艺界代表,光荣当选十七大代表。
王少媛说,新的荣誉,让她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更沉了,不过也给她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更加坚定了她为莆仙戏鼓与呼的信念。“莆仙戏是我国现存的最古老的剧种之一,被称为宋元南戏的活化石,比列入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昆剧还早400多年,2006年正式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然而,受经济体制转型和文化市场消费观念影响,莆仙戏的发展步履维艰。今年10月到北京参加十七大,我还要多提有关加大对古老剧种的继承与保护、让地方剧种进入校园乡土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建议。”
振兴莆仙戏是王少媛矢志不渝的梦想,鲤声剧团是她实现梦想、施展才华的第一个舞台。1999年,经省文化厅推荐,王少媛晋京参加全国第17届戏剧“梅花奖”比赛,凭借在剧目《叶李娘》中的出彩表演,王少媛赢得了戏剧界对一个演员的最高奖赏——梅花奖。没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为了这一天,她奋斗了整整22年。
由于年龄和身体原因,2003年,带着伤病的王少媛调任省艺校莆田戏曲班领导岗位。告别舞台一线,王少媛的心始终没有离开过令她魂牵梦萦的莆仙戏,她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哺育莆仙戏传人的角色,用另外一种方式诠释着自己对莆仙戏一如往昔的挚爱。
刚上任时的困难,大大超乎王少媛的想象:排演一场大戏,至少需要20多个人手,可全校只剩下18名学生;这些学生常年只练基本功,只会折子戏,居然从未排练过剧目;更意料不到的是,不少学生居然五音不全,一张嘴就跑调。王少媛咬着牙迎难而上。她为学生增设了舞蹈、器乐等专业,同时推出舞台实践课程,在半年的时间里,她手把手地教会学生排演《杨门女将》、《花烛之夜》、《春草闯堂》、《高文举》4出大戏。最后,就连那个饰演佘太君、唱歌老跑调的女生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而为了教会她,每段曲子、每个动作,王少媛至少要做上百遍的示范。
教学难,招生更是难上加难。每年,王少媛都使出浑身解数,可生源还是一再萎缩,2005年全校只招到5名新生。她再也坐不住了,多方奔走呼吁。在她的积极争取下,莆田戏曲班的学制升格为大专,而且从今年开始,莆田市对就读这一专业的30位学生实行学费全免的优惠政策。“今年招生,一下子来了60多名学生,经过严格考试,我们精心挑选出45名13至15岁的好苗子,6年后,这批优秀毕业生将作为莆仙戏顶梁柱,进入正在组建的莆仙大剧院专业剧组。”王少媛脸上终于露出了舒心的笑容。 (记者 蓝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