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一条消息颇令人玩味:甘肃省艺术学校在近两年内没有招收戏剧、戏曲类专业学生。(见《兰州日报》21日报道《艺术学校难招戏曲班是顺应市场还是传承文化陷入两难》)
戏剧的传承和人才培养问题,是一个“老生”话题,其间的矛盾和困惑似乎也无解,或者说出“招”者众说纷纭,但成熟的效果并不多见。实话实话,戏剧发展到今天,遇到这些问题,并不能简单地怨天尤人,社会发展的客观就是有“取”有“舍”、有“创新”有“淘汰”,能否适应和生存要看定位的调整如何。但有一点,作为一种文化的传承,作为国字号文化的精髓,书法和戏曲,都首先是要以艺术的名义保存下来,这一点不能含糊。其次,市场规则也要遵循,即使是再曲高和寡的艺术,也要尽可能获得一部分人群的认可,这是能够“活着”的基石。所以所谓保护,并不是简单的“泥古”,而是让其获得新鲜的血液和活力,获得能和时代对接的生存权。
记得“十一”期间,央视《文化访谈录》栏目做了期节目《于丹·游园惊梦》,谈庄子的于丹和主持人马东一起聊昆曲、赏昆曲。之所以印象深刻,就在于这个节目让古旧的昆曲突然展现了新的情趣和谈资,让尘封的美款款走进当代人的视野。为什么要提这件事,一是想说对“活动的”艺术的保存不能象对待文物那样“修旧如旧”,艺术是要不断创新的,传承不是一成不变的泥古,任何一门艺术的成形都是千百年发展中锤炼出来的,并且要一直发展和锤炼下去,需要保存的是有价值的精神内质,但造型和内容是可以适时捏弄的;二是想说一定要让这艺术“活”起来,用符合时代的方式处理、宣传和包装,或者说要“古话今说”,让今人也能找到共鸣点,或者说找到沟通的渠道。
说招不到生,或者不敢、不能招,无非是因为要招生的这个事物无人识得、无人认可,所以首先要做的应该是把它从古的、旧的、高高在上的身份,打扮成邻家啰嗦的婆姨、街道闹市玩耍的孩童,再或小资们的精神楷模之类,起码也就有人认,并且好认、好沟通了。
艺术学校两年没招戏剧、戏曲类专业学生,其令人惊诧的主要原因是“我省作为戏剧大省”。其实,我省这些年在戏剧事业上的成绩还是有目共睹的,探索之路也一直没有停止。两年没招专业班当然也算一个警醒,这足以让人们多思考一下今后发展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