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村口不远,经过一番修葺后十分古朴大方的谭鑫培祖居,迎来了特别的客人:京剧谭门第五代传人谭元寿、第六代传人谭孝曾、第七代传人谭正岩。
谭元寿(中)、谭孝曾(右)、谭正岩(左)在武汉江夏谭鑫培公园。
5月22日上午,山清水秀、草木葱茏的武汉市江夏区流芳街九夫村谭左湾,锣鼓阵阵,鞭炮齐鸣。离村口不远,经过一番修葺后十分古朴大方的谭鑫培祖居,迎来了特别的客人:京剧谭门第五代传人谭元寿、第六代传人谭孝曾、第七代传人谭正岩。谭氏祖孙在祖居门前敬香祭拜。82岁的谭元寿激动得面色微红,用武汉话大声说:“我们回家啦,乡亲们好!”年已60岁的谭孝曾也激动地说:“非常感谢乡亲们把近200年历史的谭鑫培祖居保存得这么好!我们不会忘记家乡的,希望父老乡亲们有机会到北京去。”
150多年前,民间艺人谭志道携带家眷——其中包括6岁的儿子谭鑫培——离开家乡谭左湾到天津、北京搭台唱戏。谭鑫培长大后,继承父亲的艺术精粹,又吸收徽调、汉调两派精华,创造了京剧老生的主要流派“谭派”,后来的余派、马派、言派、杨派等众多老生流派都由此发展而出,形成京剧界“无生不谭”的局面,甚至影响到旦角的梅派、程派等,谭鑫培也成为“伶界大王”和一代宗师。一百多年来,由谭志道、谭鑫培,到谭小培、谭富英,再到谭元寿、谭孝曾、谭正岩,京剧谭门七代传承,堪称中外艺术史上的奇观。
关于京剧大师谭鑫培的出生地,业内有“江夏说”、“黄陂、黄冈说”以及“天津说”等,目前大多数文献记载为“湖北武昌大东门外沙湖谭家湾”。1899年,谭鑫培曾借演出之机回江城寻找故乡未果;1935年,谭小培曾因在武汉寻宗问祖不得,洒泪而别。几年前,原湖北省艺术研究所专家胡汉宁在江夏龙泉乡何桥村张谭湾发现了《谭氏宗谱》,揭开了谭氏祖居地之谜:原来大东门外并没有“谭家湾”,“谭家湾”应是谭左湾。江夏区政协经过一番细致的调查、研究和准备工作,2007年派人进京拜访谭门并带去谭家族谱资料,谭元寿和家人看后,认定谭左湾就是谭家祖居地。
于是,今年5月19日至22日,武汉和江夏有关方面举办了“京剧谭门故乡行”系列活动。谭元寿、谭孝曾、谭正岩以及谭门弟子,协同京剧名家梅葆玖、马长礼、张学津、尚长荣、叶少兰等,在武汉进行了3场演出。从前京剧码头有京、津、沪、汉之说,武汉市民果然爱京剧、懂京剧,演出反响格外热烈。《名家名段演唱会》的最后一个节目,是谭氏祖孙三代与谭氏弟子共14人,一同唱起谭派名剧《定军山》的名段“这一封书信来得巧”:“这一封书信来得巧,天助黄忠成功劳。头通鼓,战饭造;二通鼓,紧战袍;三通鼓,刀出鞘;四通鼓,把兵交……”谭派唱腔高亢激越、气贯长虹,台上台下热血沸腾,叫好声、掌声如雷贯耳。而“京剧谭门论坛”云集京剧研究界知名人士,谭门京剧艺术的“文武兼备,博大精深”和对京剧的开拓之伟业、坚守之殊功,受到王玉珍、陆翱、刘连群、崔伟、张达发、和宝堂等的高度赞扬。
江夏还修建了一座以谭鑫培名字命名的公园。公园的谭鑫培铜像揭幕仪式是这次“京剧谭门故乡行”的最后一项活动,也是最高潮。在萦绕公园四面八方的、悠扬的谭派唱段中,谭门第七代传人谭正岩被记者们团团围住。其实,祖孙三代回故乡,正当而立之年的谭正岩最吸引眼球,这不仅仅因为他英俊、高挑,衣着讲究。他说:“我知道,大家都对我寄予很高的期望,我有责任把谭派发扬光大,把它推向全世界。我将更加努力,不辜负父老乡亲以及海内外所有关注谭派的人们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