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古筝新闻
笛子新闻
古琴新闻
二胡新闻
琵琶新闻
葫芦丝新闻
戏曲新闻
民歌新闻
民乐新闻
文化新闻

戏曲故里 文化寻根

向古曲网投新闻稿(古币奖励)您现在的位置: 古曲网 > 新闻中心 > 戏曲新闻 > 正文
【字体: 】  

戏曲故里 文化寻根


     作为长达半年的“中国戏曲南戏故里行”系列活动的压轴戏,12月15日,“南戏的历史价值与当代传承”研讨会在温州举行,来自北京、上海、南京、苏州、杭州的专家与温州学者齐聚一堂,深入探讨在新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语境中南戏的历史价值和当代传承。

温州要建南戏博物馆

    温州市社科联副主席洪振宁向与会人员介绍了温州近年来在南戏研究和传承方面所做的努力:

     一是南戏博物馆的立项。温州拟建南戏博物馆,现已写入温州市“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专题博物馆的建设,在当今特别重要。南戏的传承,在它的故乡需要有一个博物馆,较为集中地反映一个时期温州平民的文化生活。

    二是《南戏大典》的编纂。2002年动议,多次在温商讨,2006年经可行性研究,2007年7月立项,由南京大学文学院俞为民教授担任主编。俞为民师从钱南扬先生,长期致力于南戏研究,还担任中国古代戏曲学会常务副会长。作为原生态的南戏,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发展,早已不复存在,但它以不同的面貌在继续流传。如,南戏作家们编撰的南戏剧本,是流传下来的静态的形式。这些剧本以及研究论著,是十分珍贵的历史文献。

    计划中的《南戏大典》共22卷,分为序论、剧本编、资料编三大部分。序论,27万字,由俞为民教授撰写。出于温州文化研究工程整体推进的需要,已于2008年10月以《南戏通论》书名先行出版,为“温州研究集刊”之一种;剧本编,收入《永乐大典戏文三种》《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琵琶记》等,多个版本兼收,另有佚曲汇编。资料编,收入历代南戏研究的资料,分为《明代卷》《清代卷》(上、下册)《近代卷》。总字数约1000万。至今年10月,搜集、编辑、点校整理工作已全部完成,现已进入出版社审稿、校对阶段,将于明后年出版发行。

搞南戏研究的人

一定要来温州

    年近八旬的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吴新雷,因领衔主编新中国第一部昆曲大典《中国昆剧大辞典》而受到文化部表彰。他已经是第四次来温州了,但依然激情洋溢:

    搞南戏研究的人一定要到温州来,我这次亲身体会到温州市政府对南戏的重视,体验到南戏回故里的热烈气氛。我刚才听到温州要建南戏博物馆的消息,非常高兴,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这两年关于南戏研究取得的成果不少,《永乐大典戏文三种》里的三出戏也都被搬上了舞台,永昆排的《张协状元》成了著名的品牌,当时可以说是惊动海峡两岸,很有地方特色,充分体现了温州地区的戏剧风格,我觉得他们的演出就可以进入未来的南戏博物馆,展示给更多的观众欣赏。

    有“昆曲义工”之称的苏州大学教授、博导周秦,则从昆曲的视野来看南戏:

    南戏是综合艺术,有文本,有音乐,有舞台表演,有表演程式和存活方式,但很多已无可考了。昆曲不仅是南戏后来发展的最好的一个家族,而且现存的遗产中有很多直接来自于南戏。温州戏曲到底有什么长处?大家都记得《张协状元》出来时给我们的震撼力,一看就是带着温州烙印的。比如“吃糠”那出戏,演员的动作、表演都充满了地方特色,是“草昆”,不是苏昆,也不是上昆。温州目前在做南戏传承的大文章,我认为就是应该把自身戏曲的特征立起来,特别是永昆,应该成为“昆唱南戏”的中心,才能独树一帜。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研究员徐晓峰建议,借鉴外地乃至外国的做法,设立南戏艺术基金:

    要塑造温州文化品牌,使南戏艺术得以传承,不是靠一阵子的活动,重要的是长久的机制。欧美等国家就是因为有这样的机制所以把传统艺术保持得很好。这种机制和模式就是艺术基金会。政府制定政策,吸纳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出资,通过基金会对艺术团体、研究及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资助。今天讲传承南戏,我建议政府部门出面设立一个南戏艺术基金,大力引导、宣传,让叱咤风云的温商们认识到南戏文化的价值,树立起文化公德心和责任心,能够拿出一部分钱来反哺社会,反哺文化,这是非常迫切和必要的手段,这样今后南戏博物馆的资料搜集、建成后的维护、院剧团的发展、戏剧人才的培养等等,才会有良性发展。

愿为家乡文化建设出力

    这次参加南戏研讨会的一些专家学者,与其说是“来温”,不如说是“回乡”,因为他们在研讨会上说的开场白都是:我是土生土长的温州人 。这些从温州走出去的专家学者对家乡的文化发展更是寄予了深切的期望,他们真诚地表示愿多回家看看,为家乡的文化事业出力。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研究员谢雍君提出了对南戏在温州的遗存进行梳理的问题:

    以南戏为文化名牌,创建温州的南戏文化产业,是温州市在新的经济形势、文化形势下所做的一件文化创举。

    在讲传承之前,是否应该先对南戏在温州的遗存做出梳理,就是说,有着八百多年历史的南戏,在温州还有多少留存,有多少已经丢失了。留存了什么?又丢失了什么?留存的,是否已经保护、传承得很好,丢失了的,是否需要去恢复、抢救回来?这是南戏在当代保护、传承工程的最基础的工作,如果说现在的南戏文化产业工程是座大厦,那这些问题就是大厦的基座,基座打扎实了,盖起来的高层楼房,才不至于倾斜,甚至倒塌。

    浙江省文化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高琦华则提出了培养自己本土的学者这件“非常要紧的事”:

    温州在南戏资料收集、文集出版到实体建设等方面扎扎实实做了不少工作,我相信过几年再来肯定可以实在地感受到这些成果。温州老一辈研究者都是深深扎根在温州这块土壤上的,然后再拓展开去,成就很突出。从学术传承来看,我觉得当前最缺少的正是这种扎根于民族文化精神深处有灵性的研究。戏曲研究是多方面的,最难的是声腔研究,人才也是最少的。这些人才大学里培养不出来,还是要来自于实践。因此我建议温州应该趁这批老先生还在,以老师带学生的方法培养本土的学者,发出自己的声音。

    现任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电影处副处长的彭奇志,既是文化官员,也是戏曲研究的学者。她强调戏曲草根性和民间性的可贵,并介绍了上海市文化发展基金的运作情况以供温州借鉴:

    南戏实质上的形态是不存在的,它在现代的永昆、瓯剧、越剧中还留下什么东西,要研究,要对目前永昆剧目进行梳理,挖掘传统的表演形式,进行修复移植。研究中国戏剧,目前存在断层状况。为什么现在发生危机了?本来是民间自娱自乐的戏剧中,那种原始的野性的功能退化甚至变种。看到永昆时,很多人为之一振,就是因为永昆体现了戏曲的那种草根性、民间性,如果丢失了这些草根性、民间性,民族戏剧也就没有了生命力。

    上海市文化发展基金大部分还是政府出资,部分来自企业赞助,解决了文化产业发展中的资金问题,这是很关键的。因为不管各届领导如何变动,这样一个基金会规程始终都在,这几年操作下来发现确实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很有效。我们温州要借助各个领域的力量,发展温州的戏曲传统,把南戏这个文化品牌打得更响。

    浙江昆剧团昆曲理论研究员朱为总,作为19岁就进入剧团的演奏人员,他说自己更关注直观的感受:

    坦率地说,我在温州没有看到更直观的南戏的样式,没有办法看到南戏具体的舞台呈现。到底什么是南戏的精髓?文本当然是重要的一方面,但最重要的我认为还是舞台的呈现。南戏的表演特色使《张协状元》大获成功,我也激动不已,可以说一出戏救了一个剧团,其实它的成功不在于它的表演水平有多高,而是永昆在一定层面上使我们感受到了南戏的表演特色,这才是它真正的价值所在。今后能不能加大挖掘和呈现的力度,真正呈现出一个核心的品牌,使人们来到温州直观地看到、感受到南戏?

    坦诚交流中有真知灼见,殷殷期待中有家园情结。诚如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徐顺聪所说,这次“中国戏曲南戏故里行”活动,不仅是一次寻根之旅,更是一次心灵上的回归;不仅是思乡情结的触动,更是一种文化身份的认同。

温州日报瓯网   新闻录入:施宇    责任编辑:施宇 更新时间:2011/12/22 10:35:34   发表评论
分享到:
  • 上一篇新闻:
  • 下一篇新闻:
  • 相关文章

    推荐音乐
    推荐视频
    古曲网-中国古典音乐 商标
    古曲网(中国古典音乐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4-2009 | 网络带宽由深圳琴行 音乐厅大音琴院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