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届新剧本(戏曲)朗读会”上周在上海文艺活动中心召开。青年编导俞鳗文、管燕草、黄嬿分别携自己最新创作的新编昆曲《占花魁》、淮剧《寻画记》、越剧《新拜月记》出席,并以剧本朗读形式展示了得意段落。随后的研讨会上,青年编剧面对面交流,并提出了当下青年戏曲编剧创作中的普遍问题。
《占花魁》是一出昆曲常演剧目,讲述了卖油郎秦钟与名妓“西湖花魁”王美娘的爱情故事。对这样一个老戏剧本进行修改,编剧唐葆祥介绍,青年编剧俞鳗文的 “年轻人的想法”,一下子把剧本中的人物关系给理顺了。“以前演这个戏,秦钟从看见了王美娘,打听,见面,到最后在雪塘救了她,演出时间很长,却怎么都砍不下来。”唐葆祥说,“我们重新设计出了两个人物比较清晰的关系线:一开始王美娘是有点看不起秦钟的。但之后,秦钟的尊重和深情让王美娘刮目相看,反而开始为自己的身份感到自卑。这样的设计让剧情矛盾更明显,时长也减少了很多。 ”
淮剧《寻画记》是青年编剧管燕草充满现代意识的全新作品。在《寻画记》中,观众能看到“买官卖官”“造假打假”等古装戏中鲜见的情节。与分现代的情节相对应,管燕草在剧本中大量使用现代语汇。“这样可以更贴近我想以古论今的创作目的,也可以吸引更多的年轻人观看。 ”对此,原上海京剧院院长黎中城表示肯定:“现在有越来越多的青年编剧开始为原创戏曲演出动脑筋,是好事。《寻画记》这个故事哪怕是搁在民国或现代,都不觉得突兀,现实意义非常强,只是与现实贴得过于近会不会影响剧本深度,会不会造成刻意为之的感觉?另外,古人说今话的写法,具体的剧场效果怎么样,也值得商榷。 ”
古装戏曲究竟该怎么写?黎中城给出了他的答案:“如果古人说话像古人,却能阐释今人的内涵,那就妙了。 ”上海越剧院院长李莉则从更细致的角度给《寻画记》提出了修改意见:“今天再写故事,不能再像传统戏曲那样将人物刻画得非黑即白。如果能体现出一个人物是在身不由己的情况下痛苦选择,可能会更好些。一般戏曲剧本字数一万五为好,昆曲还要更少一些。很多的重复用语和细节暗示都可以拿掉,毕竟给演员流出充分表演空间的剧本才能算是上佳之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