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听得门栓响连声,门里边走出来一个女花蓉。借着月亮光啊仔细观看,打量女子她的好面容,多说她也不过十七岁,再少者也不过少上一冬……”
“月光下我把她仔细相看:只见她羞答答低头无言,看打扮她有一手好针线,早闻知编织上出手不凡。侯圈他可做了好事一件,我心里好像那个扇子扇哪啊……”
“现在的人可真能呀,天都黑了,还在云彩眼儿里飞嘞。”
看到这些熟悉的唱词和念白,很多人都会忍不住会心一笑,想起越调《火焚绣楼》,想起毛爱莲,想起“常倒霉”任宏恩。而这些戏曲剧目和戏曲表演艺术家都来自许昌。
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许昌人民曾写下了许多辉煌的篇章,素有“戏曲之乡”的美誉。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之后,许昌的戏曲事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繁荣发展,创作出了《人欢马叫》、《倒霉大叔的婚事》等一大批深受观众喜爱和专家好评的剧目,涌现出了鄢陵板车剧团、许昌市豫剧团等一批优秀的表演团体,产生了齐飞、毛爱莲、任宏恩等一批知名艺术家,为河南戏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2月9日,市委六届二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许昌市委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实施意见》。作为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底蕴的许昌戏曲将迎来怎样的新机遇?又将如何抓住这一机遇,实现大发展、大繁荣?
无论是作为市文化局分管戏曲工作的副局长,还是作为许昌戏曲界的一名资深专家,王晓思对许昌戏曲的发展有着深刻的认识。很多人谈及许昌戏曲,大多都从许昌“戏曲之乡”的美誉开始。我们和王晓思的对话,同样也是从这个话题开始。
“戏曲之乡” 光辉灿烂
许昌文化艺术资源丰富,文学方面以“建安风骨”的丰厚历史底蕴,特别是戏曲艺术在许昌历史悠久,古戏楼早在元代就已出现,许昌“大油梆”早在清同治年间就已闻名省内外。我市戏曲资源丰富,豫剧、曲剧、越调3个河南主要剧种在我市都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拥有毛爱莲、任宏恩、齐飞、张晓凤、胡润芝等一批戏曲、曲艺名家,豫剧《人欢马叫》、《倒霉大叔的婚事》、《石头梦》,越调《白奶奶醉酒》、《火焚绣楼》,曲剧《无名草》等更是脍炙人口,素有“戏曲之乡”的美誉。
2月15日下午,著名越调表演艺术家、越调皇后毛爱莲说起当年在开封演出时的情形,依然激动不已。上世纪70年代末,毛爱莲老师在开封演出,连演3个多月,每天3场,场场爆满,一票难求。当时,“破上仨月不吃盐,也要看看毛爱莲”的民间俗语在群众中流传很广。
记者:许昌“戏曲之乡”的称呼是怎么来的?
王晓思:许昌之所以有“戏曲之乡”的说法,是因为许昌戏曲曾经在上世纪60年代中叶有一个比较辉煌的发展阶段。我们知道,一个戏曲发展阶段的标志是在全国、全省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剧目,还要有一些戏曲名家。上世纪60年代,许昌在全国有一批影响很大的剧目,说起这些剧目,许昌人都如数家珍,有越调《卖箩筐》、《夫妻俩》和豫剧《人欢马叫》等。
如果再往前推的话,许昌戏曲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和厚重的文化积淀。新中国成立前,十几个戏曲剧种在许昌这一带活动,在民间有着很深厚的发展基础——一个是群众爱看戏,另一个是戏曲剧种、流派、从业人员众多。
(1965年夏天,当时的中南五省举行戏曲现代戏汇演,豫剧《人欢马叫》代表河南省参加汇演。据当年的演职人员介绍,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南局第一书记陶铸在观看了《人欢马叫》的首场演出后说:“原本还担心这次汇演没有精品剧目,现在看来,《人欢马叫》就是一部好戏嘛。你们许昌真是‘戏曲之乡’啊!”许昌“戏曲之乡”的美誉也由此而来。)
记者:从许昌戏曲发展史来看,《人欢马叫》可以说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当时,这部作品是如何叫响的?
王晓思:当时,全国有一场比较大的比赛,就是中南五省在广州举行汇演。河南省组织3台戏,其中就有许昌地区豫剧团演出的《人欢马叫》,在汇演时一举打响,并在第二年拍成电影,在全国产生了巨大影响。
在《人欢马叫》等优秀剧目产生的同时,许昌戏曲也出现了一些代表性人物。现在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任宏恩老师,当时任宏恩老师只有28岁,在《人欢马叫》中成功塑造了“刘自得”这一人物形象,受到了领导、专家、业内人士的高度评价。还有,我们许昌的越调,毛爱莲老师在全国戏曲界都有很大的影响。她的《无佞府》进京汇报演出时,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梅兰芳到场观看演出并合影。还有她演的《卖箩筐》也拍成了电影。
记者:这算许昌戏曲历史上的第一次高峰吧?
王晓思:是。紧接着,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许昌戏曲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高峰。这个戏曲高峰是以《倒霉大叔的婚事》为代表。这部戏虽然当时只获得了河南省第一届戏曲大赛的银奖,但在北京演出时盛况空前,不仅在人民大会堂等地演出,《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全国十几家主要媒体还进行了报道。
这部戏以改革开放以后农村新的精神风貌为背景,又以中老年人的爱情故事来切入,在当时很新鲜,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域特色。
记者:我们知道,《倒霉大叔的婚事》当时在全国影响巨大,还荣获了“中国戏曲现代戏突出贡献奖”,“常倒霉”也成了戏曲史上的标志性人物。
王晓思:当时这部戏的产生也不是孤立的,因为当时许昌地区文化局非常重视戏曲创作和新剧目的推出,在新剧目上下了很大工夫,也想了很多办法,每年都要召开现代戏的研讨会,进行创作调研。在这个时期,曲剧张晓凤老师还参加了新中国成立三十周年献礼,到北京去展演。
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许昌戏曲相对来说就有些沉寂,缺乏在全国、全省有较大影响力的剧目。虽然在全省戏曲大赛上也经常获奖,但相对沉寂,一直缺乏太大的突破。
记者:那么,进入21世纪以来,许昌戏曲的发展怎么样?
王晓思:进入21世纪以来,许昌戏曲有一个很好的上升势头,也有一批在全国、全省产生较大影响的作品。如禹州市豫剧院推出的反映农民企业家创业的现代戏《青山情》,获得第七届中国“映山红”民间艺术节金奖,随后又根据这部戏拍了戏曲电视剧《山里的汉子》,并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他们推出的反映钧瓷文化的近代戏《神器》获得了河南省第四届黄河戏剧大赛金奖。
近几年,许昌市豫剧团也推出了《花香曲》等新剧目,并在全省戏曲大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另外,由齐飞老师新创作的、许昌万里豫剧院演出的反腐倡廉戏曲《七品青莲》荣获黄河戏剧节金奖,最近又拍成了数字电影。
一批新剧目的相继推出也说明,进入2000年以后,许昌戏曲有一个明显的上升势头。
记者:那么,概括这些年许昌戏曲的发展,许昌戏曲有哪些特点呢?
王晓思:许昌戏曲的特点,应该说是文化底蕴厚、剧种多、剧团多、产生新剧目比较多。除了刚才说的新剧目外,我们还有一些好的传统剧目,比如许昌市越调剧团的《白奶奶醉酒》、《火焚绣楼》,许昌市豫剧团演出的《王佐断臂》等,有的拍成了电影、电视剧,有的在全省戏曲大赛中获奖。
矢志坚守 迎来涅槃
在上世纪末,受电视、电影等新兴媒体的影响,加上戏曲发展体制上的一些问题,我市戏曲发展相对比较沉寂,但我市的戏曲院团选择了坚持、坚守。借助中央、省委的文化政策,在市委、市政府的政策扶持和文化主管部门的帮助下,我市的戏曲院团迎来了“许昌戏曲发展最好的阶段”。目前,豫剧、曲剧、越调3个河南主要剧种在我市都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在全省辖市里面,许昌是唯一一个。
2月15日下午,记者与许昌市豫剧团团长、曲剧团团长黄力扬联系时,他正带团前往三门峡市演出,要演出十几天才能回来;当记者与许昌万里豫剧院院长常俊丽联系时,她刚带团演出回来;记者在市文化局办公室遇到毛爱莲老师时,她说,下午,许昌市越调剧团出发去演出了。
据市文化局办公室主任段建伟介绍,2011年,我市戏曲院团的演出达到了近年来的高峰,仅许昌市豫剧团一年演出290多场,许昌市越调剧团一年演出220多场。
记者:您如何看待许昌戏曲的现状?
王晓思:现在是许昌戏曲发展最好的一个阶段。中央对文艺的高度重视,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推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口号,并将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发展国家“软实力”的一个标志。
作为戏曲来讲,党委、政府也开始重视对文艺院团的扶持。就这一点来讲,我们许昌在全省也率先加大了对文艺院团的扶持力度。
记者:对戏曲发展,我们市都出台了哪些扶持政策?
王晓思:2010年9月,李亚书记当时专门到市属剧团进行专题调研,并指出,要积极整合现有资源,进一步深化剧团改革,大力扶持支持戏曲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根据省委的精神和政策,当时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三大扶持政策:一是解决了在编人员工资财政全供问题。二是拓宽了“舞台艺术送农民”之一文化项目、文化工程。具体来讲,就是由市政府出资、埋单,向市本级文艺剧团每年购买400台戏曲,每个团100场,一场3000元,免费送给农民演出,解决戏曲院团淡季时的生存困难。三是解决剧团常年编制困扰、青年演员入不了编的问题,去年通过公开招聘吸收优秀中青年演职人员19人,并为市豫剧团引进的2名优秀青年演员解决了编制问题。
记者:就目前院团的演出情况来看,这三大扶持政策产生的效果应该说很好。
王晓思:有了三大扶持政策,市属剧团的生存状况、演出状态以及积极性都得到了很大提升,也进一步拓宽了演出市场。以许昌市豫剧团为例,2011年,一年演了290多场。
记者:除了市委、市政府的这些扶持政策外,咱们文化主管部门又做了哪些工作?
王晓思:这些年,我们文化主管部门一直坚持搞全市戏曲大赛,去年已成功举办了第五届。就省辖市来说,连续举办戏曲赛事在全省也不多。同时,我们还举办了青年演员表演赛、折子戏大赛。
通过这些活动,我们督促戏曲院团出新戏、出新人。以去年为例,在许昌市第五届戏曲大赛上,我们就推出了许多新戏。比如,许昌市豫剧团成功移植、演出了国家精品工程《程婴救孤》,通过青年演员,成功搬上了舞台。
过去说,体育靠比赛,文艺靠汇演。通过比赛,市、县两级不仅推出了新人、新作,还提升了表演水平、演出质量。通过汇演,激发了剧团的创作技能,调动了演职人员的积极性。目前,齐飞和许昌万里豫剧院正在创作一部新戏。今年,我们许昌还会有新剧目出现。
记者:就戏曲的现状来看,党委、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戏曲院团之间,应该都要发挥作用才能推动戏曲发展。
王晓思:通过政府政策扶持、文化主管部门的工作措施,进而激发戏曲院团,促使他们出人、出戏;通过戏曲院团自身不断努力,不断拓展演出市场,这三个方面是相关联的。这三个方面都做到位了了,戏曲的大发展、大繁荣就顺理成章地实现了,否则就是空谈。
抓住机遇 固本创新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战略部署,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都为文化产业、文化事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如何在新形势下抓住机遇,走出一条创新发展之路,将群众的市场需求转化为戏曲院团的实际效益,已经成为戏曲界研究的一个热点话题。近年来,青春版《牡丹亭》、《红楼梦》等走进高校、走进白领阶层,取得了良好的市场效益和社会影响,为戏曲创新发展走出了一条新路。
就许昌而言,省委九届二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河南省委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市委六届二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许昌市委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实施意见》,这些都为许昌戏曲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如何抓住中央、省、市发展文化的政策机遇,需要我市各戏曲院团创新发展路子,谋求更大发展。
记者:近年来,我市的戏曲院团也在不断尝试如何创新发展。比如我市戏曲名家常俊丽就将其创立的百花豫剧团与万里集团合作,成立了许昌万里豫剧院,还有长葛市豫剧团和长葛市鸿舟车业有限公司合作,都走出了一条与企业合作的路子。对戏曲院团与社会资源的这种结合,您如何看待?
王晓思:目前,任何一个文艺业态,单靠政府来扶持是有限的。如何拓宽市场路子,各个戏曲院团都在寻找发展途径。与企业合作是一种形式,也是一条新路子。作为文化主管部门,我们对这种做法也表示赞同。像与企业的合作,目前在体育上已经比较成熟,大家也都接受了。戏曲院团与企业通过冠名等方式合作,一方面可以给戏曲院团注入活力;另一方面对企业也起到了广告宣传作用,实现了双赢。
作为万里豫剧院来讲,它的情况更加特殊。因为它是一个民营的戏曲院团。与国有院团相比,民营院团机制比较活,没有较大的历史包袱,有其好的一面,但也有一些短处。但目前来讲,它发展得还不错,有剧目、有人才,也有市场。还有一点儿,就是政府也将其作为一个市直院团来同等对待,与3家市属院团一样,每年购买它100场戏,予以扶持。
记者:就许昌戏曲发展来说,要想实现大发展、大繁荣,未来还需要做哪些方面的工作?
王晓思:一个地区戏曲的繁荣,其标志是要有精品剧目产生和尖子人才的出现。未来,许昌戏曲发展,首先是“尖”。目前,我们许昌虽然产生了一些优秀剧目,但还缺乏像《倒霉大叔的婚事》、《人欢马叫》这样在全国、全省叫得响的精尖剧目,这是缺憾,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既要有“尖”,还要有“宽”、“厚”。“宽”,就是要有宽度,你是一个团队,要阵容齐整,要有一批中青年演员,要能演很多戏,而且每部戏质量都不低,青年演员要不断接住茬、冒尖。“厚”,就是要有厚度,一定得有品牌,有文化底蕴。像许昌市越调剧团,越调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毛爱莲老师既是越调大师,又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还有像许昌市豫剧团,它以编演现代戏著称,被授予“全国坚持编演现代戏的优秀院团”的光荣称号。
同时,戏曲院团自身要良性循环发展,拓宽演出市场,提升市场竞争力。整个演出市场就这么大,很多院团都在争夺,如何在这个市场立于不败之地,要靠剧团的良性运转,需要大家团结,不断推出新人、新戏。
我相信,只有坚守品牌,努力突破“尖”度、发展“厚”度,戏曲院团就能不断发展,一个地区的戏曲文化才能实现大发展、大繁荣。这是我们的展望,也是我们未来努力的方向。
记者:我们都知道,近年来,受电视、电影、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冲击,戏曲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影响力都有所下降。甚至有人悲观地说,戏曲可能会逐渐走向消亡。对此,您如何看待?
王晓思:“戏曲走向消亡”是一个老话题,这种说法近年来一直都存在。但我认为它不会消亡。一方面,戏曲本身就有很强的生命力,目前也依然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强烈的市场需求。无论是在农村集会上,还是在城市的广场文化活动中,观看戏曲的群众依然是人山人海。另一方面,随着时代发展,人们开始对传统文化再认识、反观。
记者:但目前戏曲的市场还是受到了很大冲击和影响。面对这种情况,戏曲应该如何创新发展,保持其生命力和竞争力?
王晓思:当然,市场很残酷,就是优胜劣汰。目前,戏曲的市场会小一些,但绝不会消亡。因为人的需求是多元的,戏曲也自有它的消费群。从目前来讲,在河南,在许昌,戏曲的主要市场还是在农村,还是在年龄偏大的人群。这主要是因为,戏曲这种文化业态的发展还是以前的模式。但在一些大城市,已经不是这样了,像青春版《牡丹亭》、《红楼梦》等就获得了很大成功,社会白领看后都感到惊艳。由此来看,戏曲依然保持着很强的生命力。
任何一个剧种,将要消亡的时候,就会引起大家的关注。只要大家关注,就会发现其价值。特别是一些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东西,如果我们不去发现,不去扶持,可能就消亡了。而一旦我们发现、关注了,就会从中发现无穷的魅力,就会有意识地去扶持。这是一个文化观念的问题,这一方面需要政府引导,另一方面还要群众整体文明程度提高后来反观这个问题。
记者:那么,传统戏曲是不是也要不断创新,来适应这个市场?
王晓思:既然是文化产业,它就要追求回报。在市场经济下,戏曲院团不可能赔本去玩。目前,大家对花钱看戏还有一个认识过程,需要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及人民群众文化观念、意识的转变而不断改变。
戏曲的创新发展急不得,如果强行去创新,反而起到揠苗助长的作用。以前,一些地方对戏曲也进行了一些很“现代”的创新,加入了现代戏剧的表现形式,但群众接受不了。
对戏曲艺术的创新,我十分认可一个说法,就是“固本创新”。首先是要固本,不能把传统文化的一些根本丢了,一旦丢了,就是不伦不类了。我觉得,文化创新一定要固本,同时在形式、舞台表现上有所创新,适应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吸引更多人观看戏曲、关注戏曲,进而推进戏曲的大发展、大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