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大邑县群英川剧团来仁寿演出,百余名川剧爱好者聚集在县文化馆大过戏瘾,台上锣鼓声台下巴掌声,煞是热闹。然而,这一切却让这场盛会的张罗者仁寿县川剧玩友协会的会员们伤感不已:他们也曾是台上风光的舞者,现在却只能做些牵线搭桥的工作。
“我们也希望有人能为我们牵线搭桥,为爱好川剧的演员搭建个表演平台,让喜爱川剧的观众欣赏到精彩的表演。”玩友协会会长刘先根感叹。
仁寿川剧经过怎样的起起伏伏?剧团缘何解散?川剧真的没有市场了吗?谁能为川剧搭个舞台?
曾经:
仁寿县川剧团 跑遍全川获奖无数
1953年3月29日,仁寿县川剧团成立,共有演职人员52人,除了3个民间艺人,其余均是来自各乡镇的玩友。
剧团成立后,一边参加地市级的调演,一边来往于周边各区县参加巡演。每到一地都受到观众的热情捧场。“1956年4月,我们剧团去资中县演出,当地的群众抱着棉被熬夜排队买票,一天演出两场都一票难求。”71岁的原川剧团成员伍学元回忆道。
翻阅仁寿县川剧团团史得知,仁寿川剧团是当时省里的红旗剧团,名声在外,几乎跑遍了全川,在市县调演中获奖无数,既为刘文辉、邓锡侯等达官贵人献过艺,又给大山深处的普通村民带去过欢乐。
繁荣一时的川剧在“文革”时候遭到了灭顶之灾。川剧题材剧目之广,有“唐三千,宋八百,演不完的三国情”之说,但八个样板戏将内涵丰富的川剧逼上了绝路。十年动乱之后,剧团陷于瘫痪,经过党和政府的“抢救、继承、改革、发展”,1976年开始,川剧再次绽放光彩,但持续了不到五年,危机再次降临。
如今:
川剧玩友协会 扎根茶馆月演两次
上世纪80年代,文化也开始繁荣起来,各种娱乐方式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却给川剧带来极大的冲击。另一方面,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川剧团面临着自负盈亏的命运。专业的仁寿川剧团几经挣扎,也逃脱不了“多演多赔、少演少赔、不演不赔”的局面,不得不在1990年宣告解散。
剧团解散后,原川剧团的团员星散到各个国营企业,成为营业员、工人,有的下海经商。1995年,二十几名原川剧团团员和一干票友再度集合,成立了仁寿县川剧玩友协会,每月14日、28日聚集起来,在仁寿县各个茶馆坐唱,每场观众仍然有两三百人之多。2009年,四处游走的玩友协会在仁寿文化馆楼下的一处茶馆扎根,每月仍然两次演出,遇到节假日还会上妆表演。
伍学元介绍,协会现在有42名会员,最老的84岁,最年轻的也有48岁了。川剧团日常开支均来自于会员每人每年缴纳的50元会费。
展望:
文化繁荣发展 川剧应有更大舞台
慈航镇69岁的童成林是众多川剧爱好者中的一个。他和一帮老友每个月都会专门乘车进城,捧场玩友协会的表演,从未间断。“川剧的昆高胡弹,融汇了各个地方戏的精华,更是与四川的地方文化密不可分。”童成林说着给记者举了个例子:四川方言中的“帮腔”其实最早是川剧的术语,川剧有“一唱众和”的桥段,而唱和音的就称为“帮腔”。
刘先根告诉记者,虽然川剧在改革开放后受到很大的冲击,观众和演员都出现了断层,但在广大农村,仍然有很多热爱川剧这门古老艺术的中老年人,也有不少有心弘扬这门艺术的川剧演员,缺少的,只是一个舞台。
刘先根谈起川剧的起起伏伏,煞是感慨:“川剧是地方戏中的佼佼者,也是地方文化的精粹,它的没落是因为不可抵挡的历史原因,令人心痛。”刘先根说,在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发展的今天,希望相关部门能给川剧一些发展空间和支持,让来源于群众的川剧再次回到普通群众的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