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雪芬剧照
我生也晚,越剧大师袁雪芬在世的时候,虽然在演出场所看到过她,但是并没有特别关注她。2011年2月19日,大师仙逝,我看到了许多回忆、悼念的文字,聆听了《冰雪情操·芬芳艺术——怀念越剧大师袁雪芬》的讲座,观看了《品洁如雪·艺传芬芳——追思人民艺术家袁雪芬》系列演出,我开始追溯她的人生轨迹,研究她的艺术成就,并为她高远的艺术追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所折服。
从来不唱堂会
出生在浙江绍兴地区嵊县农村的袁雪芬,虽然不是土生土长的绍兴人,但骨子里却有着绍兴人的“硬气”。初登上海舞台,十里洋场花花世界,在认“过房娘”“过房爷”成风的梨园界,袁雪芬坚守“认认真真演戏,清清白白做人”的人生信条,“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凭艺术去赢得观众。其中最著名的例子就是1946年6月,“第一夫人”宋美龄到上海,点名要听袁雪芬的演唱,有人来请袁雪芬去“宋府”,袁雪芬回复:从来不唱堂会,不管是什么人,谁要看她袁雪芬唱戏,都请到剧场里来。
二十岁开创“新越剧”
1942年3月,袁雪芬因病停演回乡,10月应邀重返上海。重返上海之后要怎样演出?袁雪芬想了很多。
“我想越剧是粗俗低级的,若不改革必然会被淘汰,但如何改呢?我观摩了昆曲、京剧等其他戏曲,也一连看了几台话剧,感觉看话剧与看戏曲大不一样,在精神上可以得到共鸣,尤其看到《文天祥》中文天祥就义时吟诵‘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时,台下一片掌声。台上与台下如此的共鸣是我从未有过的感受!我想,只有用话剧编、导、美、演一整套来改造越剧了。”在当时的环境下,袁雪芬的这种想法必须取得邀请方的同意才能展开,不少剧场老板愿意开出高薪来请袁雪芬,但是对于越剧改革却顾虑重重。最后在中间人的斡旋下,袁雪芬将自己应得的十分之九的包银拿出来聘请编剧、导演和舞美设计等人员来参加越剧改革,并与剧场老板约法三章:不拜客、唱堂会;不许闲杂人员进出后台,包括老板在内;不许干涉上演剧目,并要求剧场去掉诸如茶馆泡茶、抛毛巾等陋习,为演出营造一个安静的氛围。
1942年10月28日,袁雪芬在大来剧场重新登台,开始了对越剧的改革。这年,她20岁。新越剧首演剧目为《古墓冤魂》,之后又演出了《断肠人》等30部新戏。1946年5月,她首次把鲁迅的名著《祝福》改编成《祥林嫂》,搬上了越剧舞台,受到广泛称赞,被称为“新越剧的里程碑”。
从一个调到一个流派
1943年11月,袁雪芬演出《香妃》的一场哭戏时,没有根据原来的唱腔和戏词演绎,而是从胸中发出一声高叫,哭出了一个长腔,在琴师周宝财的配合下即兴创造了“尺调”腔,后被其他越剧演员吸收、不断丰富发展成为越剧的主腔。音乐家刘如曾说过这样一段话:“现在常有‘一个戏救活一个剧种’的说法,而从越剧‘尺调’来讲,可说是一个‘调’发展了一个剧种。”
袁雪芬注重塑造有不同个性的人物形象,真实细致地表现其内心情感,为此,她广采博取,大胆创新,以丰富的音乐语汇创造出了一个个富有特色的越剧新腔及板式;在演唱时,她坚持从人物出发,表达人物的真情实感,唱法上擅长以情带声、声情交融,并用细腻而多样的发声处理和润腔方法,使唱腔韵味无穷,独树一帜,使“袁派”成为越剧中的第一个流派,旋律淳朴、节奏多变、感情真挚、韵味醇厚、委婉缠绵、声情并茂,丰富了越剧音乐的表现力,对越剧旦角唱腔的发展、提高和流派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戚雅仙、吕瑞英、金采风、张云霞都师承袁派,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造、发展,衍化出戚派、吕派、金派和张派,使越剧旦角唱腔的发展进入了流派纷呈的时代。
新中国第一部彩色戏曲电影
每一种艺术在一定条件下,都有自己的代表人物。从20世纪40年代中期开始,袁雪芬便自然而然地成为公认的越剧名家代表,这不仅有她自己的作为,也有大家的信任,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1949年9月,袁雪芬和梅兰芳、周信芳、程砚秋作为戏曲界特邀代表参加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并出席了10月1日的开国大典。袁雪芬是第一、二、三、五、六、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和第五、六、七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自1950年4月起,袁雪芬先后担任华东越剧实验剧团团长、华东戏曲研究院副院长兼越剧实验剧团团长、上海越剧院院长。1985年退居二线,担任剧院名誉院长。她曾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市剧协副主席、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等职。
履职期间,袁雪芬经历了“改人”“改制”和“改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走出了国门成为新中国的文化使者。1953年她与范瑞娟合作主演的《梁山伯与祝英台》,被拍成新中国第一部大型彩色戏曲电影,不但走向了全国,而且蜚声海外。1978年她主演的《祥林嫂》被拍摄成宽银幕彩色影片。1986年她以“艺术指导”身份与上海越剧院演出团参加法国巴黎第15届秋季艺术节,获格诸布尔市、里昂·维勒班市、勒阿弗尔市荣誉奖章和荣誉公民称号。她1989年获中国唱片总公司颁发的首届“金唱片奖”,2003年获文化部颁发的国家级艺术终身成就奖——“表演艺术成就奖”,2006年获首次颁发的“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终身成就奖”,2008年被文化部授予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越剧代表性传承人”称号,2009年被中国文联和中国剧协授予首届中国戏剧奖·终身成就奖。
“袁雪芬戏剧观”
从上世纪60年代起,袁雪芬就有建设越剧艺术理论体系的想法,曾提出继续越剧改革的“9点看法”,摆脱只有小生、花旦唱主角的传统,上演一些历史剧目,丰富越剧的主题和行当。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直到1985年袁雪芬退居二线后,才得以成立了上海越剧院艺术研究室,集中了一批艺术造诣深厚、实践经验丰富的越剧人进行经验总结,1988年又成立了上海越剧艺术研究中心,邀请专家学者帮助进行总结研究,从编剧、表演、导演、音乐、舞美等多方面对越剧进行全面、科学的总结,尽快形成越剧艺术的完整的理论体系。为此,晚年的她身体力行,花了两年时间,亲自撰写了《求索人生艺术的真谛——袁雪芬自述》,主持编纂了《上海越剧志》、《越剧舞台艺术》画册和《越剧艺术论》等书稿百万余字,其中《越剧艺术论》填补了越剧理论的空白,初步建立了越剧理论体系。
著名戏剧评论家沈祖安把袁雪芬比喻成“中国越剧的一面旗帜”,认为“京剧的梅兰芳、昆曲的俞振飞、黄梅戏的严凤英、豫剧的常香玉、越剧的袁雪芬,都是各个剧种的代表人物。袁雪芬在越剧前辈中辈分并非最大,但贡献无可比拟”。从乡村的草台唱进繁华的都市,从豆蔻年华唱到两鬓斑白,袁雪芬将当年的落地唱书的笃班演绎出流光溢彩的唱腔流派,将粗俗低级的幕表小戏改革成为集编、导、演、音、美“五位一体”的越剧艺术,并能博采众长,将话剧、电影重视刻画人物性格和内心活动的写实主义表演特点,与昆曲载歌载舞、重视形体动作美的长处吸收到越剧中,不断加以融合、创新,形成了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的表演形式,开创了越剧的一个新的时代,她是一个传奇,更是一面旗帜。因此,著名戏剧学者胡导将以袁雪芬为代表的、从事越剧改革和创作的戏剧家们在长期舞台实践中,不断尝试、探索,对多种戏剧手段的改革、创新、调节,而逐渐系统化并终于形成的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的戏剧观,命名为“袁雪芬戏剧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