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古筝新闻
笛子新闻
古琴新闻
二胡新闻
琵琶新闻
葫芦丝新闻
戏曲新闻
民歌新闻
民乐新闻
文化新闻

一部扬州昆剧发展史

向古曲网投新闻稿(古币奖励)您现在的位置: 古曲网 > 新闻中心 > 戏曲新闻 > 正文
【字体: 】  

一部扬州昆剧发展史


  中国古代戏曲,无论北曲杂剧,还是明清文人传奇、花部地方戏,都具有地方性剧种的本质属性。就明清文人传奇而言,自魏良辅改革,昆山腔渐为主流,流播南北,最终形成了“国剧”形态,成为继元杂剧之后的第二座高峰。但它的地方性剧种的本质属性并未改变,而且海盐、弋阳、余姚、宜黄等诸种声腔在民间仍然表演不绝。因此,研究戏曲史,必须在加强文本研究的同时,更加关注舞台的实际表演;必须在加强戏曲主流形态研究的同时,更加注意区域性、地方性传播的具体研究。

  林鑫先生的《烟花三月—扬州昆曲人物评传》,以明清时期的扬州府为特定空间,以明清至近现代为时间长链,以传奇的创作、演出和理论总结为具体内容,系统描述了昆曲在扬州地区的历史演变轨迹,详尽展现了扬州昆剧在整个明清传奇历史阶段的杰出贡献,深刻揭示了扬州在昆曲发展进程中的历史地位。从这个意义上讲,此著名曰“人物评传”,实则是一部扬州昆剧发展史:唯其具有了戏曲史的意识,因此视野博大、宏通,已经远远超出了扬州地域性的局限;唯其立足扬州,详细梳理昆剧在扬州的来龙去脉、存世形态、表演方式、演化路径等等,因此可以弥补传统戏曲史研究的一些缺失。

  剧本的生命在舞台。案头之作,只能算作“死”的剧本。林先生此著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从剧本的舞台本质属性出发,既重视文本分析,追源溯流,条分缕析,联系创作,切中肯綮;又重视剧目文献,多方搜罗,颇多补益;更重视剧本的舞台实际表演,在演员表演的特点、角色的本工和旁工、说白语言、舞台穿关、表演艺术流派等方面,考据源流,梳理承传,辨析演化,归纳特色,因此可以补充传统戏曲史研究之一些不足。

  当然,林先生的论述不能说都十分确切,但这毕竟是对扬州昆剧作出了一次极为认真的综合性研究,系统地提出了新的观点;即便有些问题还可再斟酌,甚至大可商榷,也为推动更为深入的学术研究,提供了许多极有意义的启发。

扬州新闻网-扬州晚报   新闻录入:施宇    责任编辑:施宇 更新时间:2012/3/16 10:31:10   发表评论
分享到:
  • 上一篇新闻:
  • 下一篇新闻:
  • 相关文章

    推荐音乐
    推荐视频
    古曲网-中国古典音乐 商标
    古曲网(中国古典音乐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4-2009 | 网络带宽由深圳琴行 音乐厅大音琴院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