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古筝新闻
笛子新闻
古琴新闻
二胡新闻
琵琶新闻
葫芦丝新闻
戏曲新闻
民歌新闻
民乐新闻
文化新闻

传承中华文化 香港男子三次造访遂宁学“川剧变脸”

向古曲网投新闻稿(古币奖励)您现在的位置: 古曲网 > 新闻中心 > 戏曲新闻 > 正文
【字体: 】  

[图文]传承中华文化 香港男子三次造访遂宁学“川剧变脸”


  4月2日下午,骄阳似火。遂宁市川剧团表演大厅的舞台上,一个身着戏服的男子在一招一式地亮相着。一个回头,一个招式,一张脸谱。动作不是很熟练,但看得出表演得相当认真。旁边一个中年男子不停地对他的动作招式进行纠正指导。

                                                      龙怡策老师(左)现场教导林启成(右)

  这就是享誉国内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变脸”。教导的男子就是遂宁市川剧团国家二级演员,主攻武生和变脸的龙怡策老师。而那位身着戏服的男子则是不远千里从香港前来遂宁学习变脸的“票友”林启成。

  热爱传统文化港人恋上变脸

  林启成是香港某慈善机构的秘书长,从小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倍感兴趣,因为工作的关系,在一些重大场合见识到了川剧变脸的神奇后,林启成对这一传统技艺有了莫大的兴趣。“我觉得非常神奇啊,能够在那么快的时间内变换那么多张脸,我本身是学电脑的,都觉得难以用时间去计算”川剧变脸深深吸引住了林启成,他开始在网上搜索视频,想要找到合适的师傅学习技艺。这是在2011年的3月。

  网上海量的视频信息花费了林启成大量的时间寻找观看。而变脸又因人而异,有着不同的表演方式。因喜好柔美一点的动作,遂宁市川剧团国家二级演员龙怡策老师成为了林启成的“主攻目标”。“每次看龙老师的视频,他都会跟着视频手舞足蹈地学习呢”林启成的太太夏小姐笑着说,“龙老师的变脸技艺可以说是刚柔并济、行云流水、珠圆玉润,很有美感,很有神韵”。她对先生想要学习川剧变脸是“举双手双脚同意”,也正因为有了太太的支持,林启成更加义无反顾地投身到学习川剧变脸的队伍中来。

  三次登门拜访真情打动大师

  2011年8月,四处打探到龙怡策老师的联系方式后,林启成与太太一起来到了遂宁。对千里迢迢来造访的二人,龙怡策首先提出了几个问题“中国的四大名著是什么?”“你学习川剧变脸的目的是什么?”……龙怡策说,这么多年来,他收弟子最主要看两点,一是他(她)是否真的热爱这行而非出于其他目的学习变脸;二是学习者的人品。“人品非常重要”龙怡策老师说,“要学戏首先要学会做人”。在同林启成夫妻的交流中,龙怡策觉得这人是真的打心里热爱川剧变脸这个传统技艺,并且有着良好的人格品质。“第一次见面算是结交了这个朋友,但并未答应收徒弟一事”龙怡策老师如是说。

  一晃就是2011年12月底,林启成夫妻再次来到遂宁,提出希望能拜龙怡策为师,学习川剧变脸。此后双方经常通过电话交流,对林启成,龙怡策老师有了更多的了解,也渐渐在心里将其看做自己的弟子人选。

  2012年3月25日,林启成夫妻的第三次登门拜访终于打动了龙怡策老师,决定收他为徒。翌日,举行了正式的拜师仪式。27日,便开始了林启成学习川剧变脸的生涯。

  学成回港推广中华传统文化

  4月2日下午是林启成第一次穿戏服、上脸上台表演,虽然因为一招一式不是很熟练,但师父仍然给了很高的评价“初学者能这样很不错了,他还挑战变换十四张脸,这在初学者中比较少”

  换下戏服的林启成摇摇头,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笑着说“还得多练习呢,要上台表演起码得再练习半年”问他,学习川剧变脸比想象中容易还是难?他回答“难多了,好多动作看着容易,要做到像师傅那样熟练,看不出破绽的还得需要很多时间练习”短短不到一周的学习让林启成明白了“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的努力和不易。

  此次学艺是林启成借用的放假时间,几日之后就会返回香港开始工作。对变脸技艺已经学会但尚未很熟练的他表示,“以后每天三个小时练习啦”问他为何要学习川剧变脸,是想要在这个行当发展?林启成摇摇头“纯粹兴趣”他表示,在香港,对川剧变脸这样传统的中华文化,很多市民都不太了解,平日里接触的机会也很少,他希望能够在学成回港后,多些机会介绍变脸,让更多的港人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他还打算,借助慈善机构将变脸带进香港的中小学堂,让孩子们多些了解,该活动已经在策划中。龙怡策老师感慨地说“正是他这种想要推广中国传统文化的想法让我很感动,现在确实很多年轻人对传统文化不怎么了解,也不感兴趣,需要更多像林先生这样的人来传承,来推广”。

四川新闻网   新闻录入:施宇    责任编辑:施宇 更新时间:2012/4/5 10:38:25   发表评论
分享到:
  • 上一篇新闻:
  • 下一篇新闻:
  • 相关文章

    推荐音乐
    推荐视频
    古曲网-中国古典音乐 商标
    古曲网(中国古典音乐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4-2009 | 网络带宽由深圳琴行 音乐厅大音琴院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