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素有“戏曲之乡”的美称,这不仅因为许昌戏曲历史悠久、形成发展较快、班社团体多、剧目丰富多彩、人才辈出等,而且因为它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重视戏曲事业的传统美德。
许昌流传剧种较多,有京剧、豫剧、越调、曲剧、二夹弦、罗戏、卷戏、道情等。今保留有豫、越、曲三大剧种,其他则流传于民间。由于剧种较多,形成发展的班社团体云集,如许昌的“大油梆”、“二油梆”、“一道辙”,长葛的“文胜班”,鄢陵的“庆春班”,禹州的“一把泥”等。“文风班”出了个毛爱莲,张潘越调班出了申风梅、申秀梅,形成毛、申越调两大派。新中国成立后,许昌所辖18个县中拥有职业剧团26个,演职员工多达1800人,形成了一支行当齐全、实力雄厚、艺术精湛、装备先进的戏曲文艺队伍,在全省名列前茅。
许昌剧团所演剧目繁多,数以千计,整理剧目本着“吸取精华,去其糟粕”,经千锤百炼而久演不衰,世代相传,保留至今。如豫剧《下陈州》、《百莲花》、《八件衣》等,越调《火焚绣楼》、《李双喜借粮》、《白奶奶醉酒》等,曲剧《风雪配》、《陈三两》、《洛阳令》等,京剧《三打白骨精》、《闹天宫》、《时迁偷鸡》等。观众有民谣:“看看毛爱莲的戏,一辈子不生气。”“杨小凤下了台,盒子(手枪)两边排,有钱有势的叫姑姑,没钱没势的叫奶奶。”同时,本着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剧团不断编演现代戏,好戏连台,层出不穷,如《铁水奔流》、《九姊妹》、《卖箩筐》、《人欢马叫》、《一笔贷款》、《蜂为媒》、《巧女难嫁》、《倒霉大叔的婚事》等。其中《人欢马叫》、《倒霉大书的婚事》等8个剧目已被拍成戏曲电影,发行全国。有许多剧目参加过省、中南区会演或大赛,获过大奖,并曾多次赴京汇报演出,轰动京城,震惊全国;有些剧目的演员曾受到过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
许昌地处中州之腹,在这块良田沃土之上,人才辈出,名角荟萃。豫剧五大名旦中的陈素真、崔兰田、闫立品曾在许昌搭班多年,桑振君、唐喜成、王再领称许昌为第二故乡。还有影视明星张立、首次获梅花奖的汤玉英,他们无论走到哪里,观众都会异口同声地说:他是许昌人。观众还给比较有名气的艺人奉送了各具特色的艺名绰号,如“活关公”孙陶气,“活张飞”常尚忠、李武头,“怪杰”刘玉梅,“黄马褂”赵延祥,“八圈半”李全录,“小牡丹”李珍荣,“女红脸”杨啸岚,“八里翁”吕兴旺,“美猴王”刘鸣堃,“常倒霉”任宏恩等,还有风靡一时的夫妻演员如王韵生与聂美玲、郑兰坡与田岫玲等。
许昌戏曲事业的发展,促使演出场所建设突飞猛进。古戏楼星罗棋布,仅禹州就有60多处。民国时期的木制流动舞台沿传已久,现已改成汽车流动舞台,草棚戏园改建成砖瓦或钢筋结构的影剧院,就连厂矿企业的大礼堂也成了剧团的演出场所。不仅如此,城乡又建起了能容纳几千人的露天剧场,但还是场场爆满,一票难求。
许昌戏曲的创新与发展,离不开一群默默无闻的幕后工作者,如编剧魏永章、刘锡年、李树修、琚同寅等,作曲袁世安、李宗南、杜合法、付文治、刘明义等,画师柯仲齐、杨振岭、李文彩等。更值得一提的是,1965年省文化厅责令许昌专区豫剧二团与河南省豫剧院的常香玉、王善朴、魏云等联合排演现代戏《人欢马叫》,代表河南参加在广州举办的中南区现代戏会演、赴京参加汇报演出,这是河南戏剧界绝无仅有的一次大联合。
改革开放后,受影视冲击,城市剧院门庭冷落,但民营剧团及农村闲则聚忙则散的业余戏班纷纷兴起。庙会、婚丧嫁娶、祝寿、开业庆典等,百姓们仍然邀剧团助兴,故而戏曲还有广大的农村阵地。同时,各个电台、电视台都开办了戏曲专栏,广大戏迷踊跃参加,一展风采。尤其是那些青少年戏曲爱好者,天赋好嗓子,优美动听的唱腔,使人们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未来。
如今,河南提出要建立文化强省,许昌的戏曲文艺工作者已迅速卷入振兴戏曲的浪潮之中。如何振兴?如何传承?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