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秒穿“越”60年——新世纪第一部戏曲“微纪录片”《梁祝》于今日在搜狐娱乐·戏剧频道独家亮相,典雅传统的旧时景致配上时尚明快的制作理念,一代宗师与亲传弟子的身影在屏幕上两相对照,展现了即将于7月10日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公演的上海越剧院全本经典版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之两代更迭、不变情缘。
越剧经典《梁祝》60年 曾是新中国第一部国产彩色电影
1952年,越剧表演艺术家范瑞娟、傅全香带着《梁山伯与祝英台》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摘回的奖项钵满盆溢,“化蝶”的凄美音乐,一时间萦绕在京城上空,久久不散。
1953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桑弧、黄沙执导,范瑞娟、袁雪芬主演的越剧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成为新中国第一部国产彩色电影。
1954年,周恩来总理带着代表中国的“两台”法宝——越剧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与茅台酒一起征服了日内瓦国际会议上的外国友人,台下,一身旗袍的范瑞娟更是引得卓别林啧啧惊叹。
2012年,舞台上的原版“梁山伯”范瑞娟和“祝英台”傅全香均已年近九旬,电影版“祝英台”袁雪芬更是伊人已逝。然而,越剧艺术的生命力永不老去——由范、傅亲传弟子章瑞虹、陈颖诠释的上越经典全本《梁山伯与祝英台》作为“海上风韵·上海文化全国行”的重要剧目之一,在60年后重返京城,为被这出戏滋润了一辈子的老戏迷带来原汁原味的经典回响。
越剧名小生章瑞虹重现恩师经典
辉煌了一甲子,“梁祝”又经历了多番创新改编,但原汁原味的上越版范、傅经典,竟再也没有于首都北京重现它的辉煌。
此番,《梁山伯与祝英台》进京汇报演出,由上海越剧院的梅花奖得主章瑞虹与国家一级演员陈颖、章海灵组成最佳阵容担纲主演,上越新生代优秀传人王柔桑、李旭丹配演四九、银心。“那么多年来,对‘梁祝’有过数不清的创新、改编,但可以说,没有一次能够超过范老师和傅老师原先的经典。我想,所谓传承,应该是抱着一种对经典忠实、敬畏的心态。这次的进京演出,原汁原味的剧情和经典唱段、富有特色的伴唱、音乐都不会更动,全新打造的舞美灯光和服装道具则秉承上越一以贯之的‘古朴大气’的设计理念,这是一次回归规范、致敬传统的演出。”章瑞虹这样说。
回首往事,章瑞虹百感交集:“我来上海的第一年,就参与了电视剧《梁祝》的拍摄,现在再看真有点惭愧——那时只是对老师的简单模仿,自己心里是空的。这些年过去了,我和陈颖的年龄增长,生活阅历和舞台经验也都在增长,加上老师的不断点拨,可以说是比以往更成熟了。范老师、傅老师都牵挂着我们这次进京演出,也牵挂着北京的老戏迷们,我们都希望以这次60年后重回北京的演出,来替范老师、傅老师圆一个梦,演出结束之后,就是我们向老师交答卷之时。”
首创越剧微纪录片 两代传承“化蝶”美谈
既要回归传统,又需与时俱进,此次“梁祝”进京,在宣传推广中用上了“新式武器”助阵——带有实验性质的“微纪录片”《梁祝》。以传承经典文化为己任的圈中知名创意营销团队影舞者文化与汉廷文化携手,主动提出“微纪录片”的营销概念,与剧组主创一拍即合。文字编辑咬文嚼字,摄影师蹲班跟拍,剪辑师反复精修,视频素材初见端倪。在上海越剧院的大力支持下,一批范瑞娟、傅全香的罕见资料照片及音像资料也自故纸堆中找出,两位宗师与她们的亲传弟子章瑞虹、陈颖共同在屏幕上完成了一部珍贵的戏曲“微纪录片”。
上越经典版《梁祝》的演出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全新设计制作了该剧的舞美及灯光,秉承上越一以贯之的“古朴美感”,繁华的花瓣和飞舞的扇影也令观众得享视觉盛宴,章瑞虹表示,“这一次可以说是新式武器、舞美新装、新人亮相,一切的‘新’都是为了点缀‘旧’,近百年的岁月淘洗,‘梁祝’早已成就经典,我们要做的只是在传统厅堂上点缀一抹更让现代观众接受的新色彩。这次‘修旧如旧’,希望唤回老戏迷记忆中的经典,也希望让年轻人通过‘微纪录片’看到一个更丰富多彩的越剧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