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成败萧何》
沪剧《董梅卿》
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
上海在中国近现当代的文化版图上,是一块充满着神奇个性色彩和无数传奇故事的土地。它地处长江中下游中国绵长海岸线的中点,有着对内、对外的两个扇形的文化辐射面。这种独特的区位优势,提供了中华南北文化、中外东西文化对它的丰厚滋养。在这种滋养中,上海逐渐形成了自己文化的强烈地域色彩和地域风格,具有鲜明的“上海创作”的印记。同时,它又以在这种文化滋养中形成的富于特色的文化作品,反哺、回报中华文化的母体,丰富着中华文化多样而瑰丽的色彩。并且在这一文化吸纳和输出过程中,构成了上海文化和全国文化的良好互动和发展。
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主办的“海上风韵——上海文化全国行”,将于7至9月间在北京、广州、中原地区隆重献演。 这次巡演集中了上海广大文艺工作者近年创作和多年积累的优秀剧目。它表达了上海人民对全国人民长期关心支持的文化答谢,也是上海文艺界向全国同行汇报、学习、交流,接受大家检验的一次重要契机。7月上旬,上海戏曲艺术中心携京剧《成败萧何》、沪剧《董梅卿》、越剧《梁祝》、评弹《四大美人》、滑稽戏《乌鸦与麻雀》五台大戏和京、越两台精品折子戏,在北京拉开这次全国巡演帷幕,奏响了开场的锣鼓。
上海戏曲艺术中心,是在这次全国文化体制深入改革大潮中应运而生的非营利性的崭新舞台表演艺术机构。它的诞生,意味着经过这一轮重大改革的历史洗礼,那些已被列入世界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需要保护传承、创新发展的各种珍稀的上海戏曲剧种,终于有了一个具有创新性的富于生命活力的文化归宿。新组建的上海戏曲艺术中心旗下,拥有上海京剧院、上海昆剧团、上海沪剧院、上海越剧院、上海淮剧团、上海评弹团六大声名卓著,富于历史文化底蕴、艺术传统的戏曲表演院团。为了让首都观众能集中而全面地目睹上海戏曲发展的最新风采,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对这次巡演作了精心而周密的策划、组织。为免上海昆剧团、上海淮剧团无法成行的遗珠之憾,特邀笑星云集具有浓郁海派文化特色的上海滑稽剧团随行巡演。五大院团携七台优秀剧目、九位梅花奖得主,悉数隆重登台献演。名家新秀争奇斗艳,经典原创交相辉映。这是上海戏曲自1994年进京展演,阔别首都观众17年后的一次规模最盛大、阵容最强大的集体亮相。
上海戏曲艺术中心这次京城亮相,是上海海纳百川文化胸怀的集中展示
虽然现在有不少学者热衷于追溯、寻找上海文化历史上曾经有过的遥远往事,并且在努力地揭示那些湮没在岁月风涛中的上古遗迹、遗事,同今日上海文化之间存在的蛛丝马迹的联系,但我始终认为,决定当代上海文化面貌的主要基因是扎根在近代都市文化进程中的文化符码,特别是其与现代都市文化休戚相关的“海纳百川”的文化胸怀,上海是全国唯一一个拥有数十种外来和本地剧种的城市。这次展演特有的剧种的多样性,其背后所活跃的正是一颗海纳百川的文化灵魂、一片文化胸怀。其次,是剧目多样性体现的文化宽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它的趋同性,而在于它的扎根于个性的风格差异性。差异性越大,越能体现一座城市文化创造的宽度。上海京剧院是中国所有戏曲表演团体中最为注重新编历史剧创作,最善于利用京剧袍带戏长处,以历史的风暴席卷人心,以历史的惊雷震撼人心,在历史的冲突中开拓现代审美意识的一个戏曲院团。从当年“麒老牌”的《檀渊之盟》、《海瑞上疏》、《乌龙院》、《徐策跑城》,到尚长荣连续推出的《曹操与杨修》、《贞观盛事》、《廉吏于成龙》,以及这次进京演出的《成败萧何》,几乎每一部新编历史剧,都为观众打开了一扇审视历史的新的窗户。同时,在京剧表演艺术上拓展创造出了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新的表演手段,带给人们许多意外的审美惊喜。上海越剧院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作为“上越”的四大经典之一,它经过袁雪芬、范瑞娟、傅全香前后几代越剧艺人历经百年,演出逾千场,几近呕心沥血的创作、加工、修改,插上了蝴蝶的翅膀,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赢得了全世界的惊叹!重温经典,唤起的不仅是对曾经岁月的美好回忆,更是向人们表明“尊重”自身也是一种值得我们尊重的文化价值。
上海戏曲艺术中心这次京城亮相,是上海追求卓越文化品质的集中表示
张爱玲在谈到上海时曾经说过,上海是一座在现代高压下散发着“奇异智慧”的城市。在激烈到近乎残酷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克敌制胜的生存之道,就是追求卓越。在文化市场,卓越是品牌,卓越是实力。只有卓越才能使自己在文化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上海以周信芳、袁雪芬、丁是娥为代表的老一辈艺术家,都是在追随时代,不断向各种艺术模式吸取养料,丰富自己的艺术表演,在艺术的大风大浪中一步步追求卓越,成为各自剧种的一代宗师。上海沪剧院的《董梅卿》十年磨一剑,以茅善玉为首的主创班子,十年中始终在不断地修改加工这出出没在时代飘摇大风浪中的“乱世佳人”戏,力图不断开掘在严峻的大革命风雨考验中人情深处的起落变化。编、导、演,十年纠结于心,力图清晰人物的上海背景,不断梳理人物关系,丰富人物性格,强化唱腔的时代性。终于十年后,蓦然回首,灯火阑珊中,《董梅卿》再度风华照人。滑稽戏是最具上海地方特色的“海派喜剧”,特别擅长于表现上海小市民、小人物,是在困顿大都市生活下产生的窘迫、无奈、含泪辛酸的喜剧样式。《乌鸦与麻雀》五年前首演至今,曾几度加工,反复修改,力图用上海滑稽戏说学逗唱、南腔北调的喜剧手段,在电影之外,另辟蹊径地突现强盗房东为代表的“乌鸦”和一群善良小人物组成的“麻雀”们之间啼笑皆非、充满黑色幽默的对抗、争夺。上海气息和上海精神不时透过晨曦和夜晚的弄堂生活场景散发出来。同样,出自曲艺谱系,和滑稽戏的满台生风不同,上海评弹团表现的是江南曲艺的另一面,文气典雅。《四大美女》一派妙语清词,在谈古论今中款款走出中国历史上的西施、昭君、貂蝉与杨贵妃。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她们的美不仅在姿容体态,更在灵魂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