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古筝新闻
笛子新闻
古琴新闻
二胡新闻
琵琶新闻
葫芦丝新闻
戏曲新闻
民歌新闻
民乐新闻
文化新闻

让戏曲充满泥土清香

向古曲网投新闻稿(古币奖励)您现在的位置: 古曲网 > 新闻中心 > 戏曲新闻 > 正文
【字体: 】  

[图文]让戏曲充满泥土清香


 
  在建团61周年之际,滨州市吕剧团又迎来了一个巨大的荣誉,6月底该团剧目《杨广和》获得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金奖。放眼全省的专业演出团体,只有56人的滨州市吕剧团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团”,但就是这个“小团”两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连续八届获得山东省委宣传部“精品工程奖”,并多次获得“泰山文艺奖”。滨州市吕剧团的发展,既得益于地方政府的支持,又得益于其率先谋求市场化运作的灵活思路。

  小制作如何得大奖?

  不拼投入拼“朴实”

  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金奖,让原本就冲击过多项大奖的吕剧《杨广和》再次赢得荣誉,演出团队从北京回来后,滨州市政府对滨州市吕剧团进行了表彰。23日,记者在滨州市吕剧团崭新的办公楼里见到剧团团长、《杨广和》的主演荆延国时,他称受到表彰固然非常高兴,但成绩只能代表过去,从北京回来后全团的主要精力立即转到冲击第十二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评选中,大家铆着劲儿在排练和演出新剧目《生命极限》。

  回望吕剧《杨广和》进京演出之路,荆延国感慨颇多,“真是酸甜苦辣咸五味杂陈”。虽然《杨广和》在京演出只有1小时50分钟,但是滨州市吕剧团却为这次演出艰苦排练了4个月。“今年3月确定《杨广和》作为全省唯一剧目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时,我们压力陡增。因为进京我们面临的是浙江、河南等省级大团以及京剧大腕孟广禄等率领的人才济济的精编团队,而我们是基层小剧团,我们在资金投入、剧目制作和演出设备上立马就被人家比下来了。”

  荆延国称,相比其他省份参赛剧团几百万甚至上亿元的投入,《杨广和》的制作成本是最低的,由于团里一时拿不出更多资金,如何寻求先进的舞台设备成了难题。一个剧最重要的是唱得好,但是唱得再好,没有舞台观赏效果也不行。在认识到不足之后,荆延国多次奔走省里和市里寻求资金相助,以求让《杨广和》的灯光、舞美、化妆和造型不至于太差。在资金不太充足的情况下,荆延国和该剧制作团队一方面在节俭中力求让《杨广和》的视觉冲击精美,另一方面又联合导演对该剧主题思想和表现形式进行了重新定位和策划。

  荆延国说,该剧的导演是执导过《苦菜花》《补天》等经典吕剧的陈贻道,导演对《杨广和》进行了精编,使该剧缩短了20分钟。“导演定位该剧要追求清新流畅、朴实自然,既然没有豪华的大投入,就让剧目充满浓郁的泥土清香。故事主人公杨广和变成一位平凡的大哥,演出时整部剧在朴实自然中慢慢感染了现场观众。”荆延国称,导演的这个定位非常准确,《杨广和》在北京的演出感动了很多观众,而由交响乐团配乐、名角孟广禄领军的大制作《郑和下西洋》最终在排名上落后于小成本的《杨广和》。

  小剧团怎样求生存?

  服务企业有生机

  荆延国称,相对来说滨州市吕剧团是政府投入较少的院团,作为一个差额财政拨款事业单位,为了解决资金不足无法出大剧的问题,近几年在滨州市政府的帮助下吕剧团坚持企业联姻、坚持商演,走市场化的发展之路,并且通过市场运作排演了《古韵》《杨广和》等一批优秀剧目,做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

  在找准市场化道路之前,滨州市吕剧团则经历了还清旧债、扭亏增盈的艰难过程。上世纪末是戏曲的低迷期,滨州吕剧只能依靠农村演出市场勉强为继。就在省内诸多院团仍在艰难找寻出路之时,像岩石上的小草一样顽强的滨州市吕剧团及早制定了多元化发展的策略,将“打造精品”与“开拓市场”相结合。

  “2004年的《古韵》是我们第一部市场运作的吕剧,我们到企业拉来30万元的投资,把这部对我们来说算是大制作的剧做了起来。这部剧获得第八届山东文化艺术节的奖项。《杨广和》也是由滨州一家企业投资,先后获得了‘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山东文化艺术节‘新创作剧目特别奖’、山东省‘泰山文艺奖’等荣誉。”荆延国告诉记者,滨州市吕剧团的新剧《生命极限》也是市场运作而来的,该剧演出后市场反响很好,将要冲击更多的荣誉。

  荆延国介绍,滨州市吕剧团是文企联姻坚持得最好的院团,该团与滨化集团已经合作10年,在这10年的合作中,头5年由市政府牵头,后5年两者的合作越来越密切。“在与企业的合作中,首先得表现出我们的服务意识,有到位的服务形式人家才能相信我们。随着合作的深入,滨化集团每年的元宵晚会、元旦晚会和迎新晚会都由我们参与完成,我们也开始代表企业参与一些对外比赛和演出。此外,吕剧团还接一些开业庆典之类的商业活动。合作关系好了,才能有收入维持剧团的日常发展。”

  让滨州市吕剧团和荆延国引以为豪的是,如今滨州市吕剧团的员工基本过上了稳定舒适的生活。“吕剧团这两年完全解决了无房户,并且修建了新办公楼、新排练厅,演出所需的车辆也配备齐全了。”荆延国还不忘告诉记者,吕剧团办公楼里的配套家具都是市场运作而来的。

  吕剧前途在何方?

  留住人才是关键

  滨州市吕剧团成绩傲人,精品不断涌现,市场化之路走得也不错,但是团长荆延国却有隐忧,他最担忧的是缺少吕剧人才。


  荆延国称,剧团的发展情况基本代表了整个滨州市吕剧的发展之路,而对于整个吕剧发展来说,培养接班人是最棘手的问题。“戏曲这个行当必须从小学起,学员在十三四岁就得开始专业训练,但是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很少有父母愿意把孩子送来专门学吕剧。”另一个让吕剧团着急的情况是,吕剧学员的成材率非常低,尤其是男孩子在变声期要倒仓,很多戏曲神童都过不了这道“鬼门关”,这就导致大家在学习吕剧时更加谨慎。

  “全省各吕剧院团抢夺人才的地方就是省电影学校等专业院校了,但是,这些专业学员首选的是省团,省团录取不了才会到市级院团。即便是有些吕剧苗子想来,也有可能不适合我们。”荆延国说,所有的吕剧院团都面临青黄不接的现状,还有一个更令人担忧的问题是,在人才流动环境比较宽松的当下如何留住院团的主力演员。

  “人才瓶颈本来就是制约吕剧发展的主要问题,在新的体制下,发展出一套留住人才的体制则是今后滨州吕剧发展的关键。”

齐鲁晚报   新闻录入:施宇    责任编辑:施宇 更新时间:2012/7/27 10:00:57   发表评论
分享到:
  • 上一篇新闻:
  • 下一篇新闻:
  • 相关文章

    推荐音乐
    推荐视频
    古曲网-中国古典音乐 商标
    古曲网(中国古典音乐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4-2009 | 网络带宽由深圳琴行 音乐厅大音琴院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