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新松计划”第七期全省青年表演人才(戏曲花旦)高级研修班的22名学员,在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实验剧场进行了结业汇报演出。学员们通过京剧、昆曲剧目片段汇报,现代舞表演以及从昆曲、京剧移植而来的绍、越、婺、瓯等剧种的改编片段,全方位展示了半个月来的所学所得。
集中受训 激发学员潜能
作为第二轮花旦行当的高级研修班,这一期课程在继承传统、吸纳精粹的基础上,更倾向于博采众长、开拓创新。来自浙江京昆艺术中心、浙江小百花越剧院、永嘉昆剧团、浙江婺剧团、温州瓯剧团等戏曲院团的青年演员,通过专业学习、专题讲座、艺术观摩、论文写作、教学汇报等多种教学形式,表演技能、学识修养和艺术品德均得以进一步提升,也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压力、毅力、凝聚、刻苦、创新、奋进……陪伴着我们走过了15天的魔鬼式训练课程。”正如一位学员在学习体会中所写,研修班的课程是高强度、高密度的。清早,学员们要回顾前一天学习的内容,之后的各种课程要上到夜幕低垂,晚饭后是舞蹈课,然后是论文写作和指导,直至深夜才能休息。
虽然辛苦,但学员们都心怀感激:“短短15天的研修班中,我们学习了专业技能,开阔了艺术视野,积累了各方面知识,丰富了表演手段,拓宽了表演路子。在这里,我们重新做回了学生,如饥似渴地汲取艺术养分,全面提升文化修养。感谢浙江省文化厅给我们创造了这么好的学习平台,感谢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提供这么好的教学条件。”
好评如潮 教学美不胜收
本期研修班特邀京剧表演艺术家、教育家孙毓敏和昆曲表演艺术家、教育家张洵澎前来授课。杭州越剧院的徐柳飞说,能得到这两位老师的亲授是她梦寐以求的事情。“孙毓敏老师的两个讲座《与众不同的京剧荀派艺术》、《亮点发声法》和荀派经典剧目《金玉奴》、《痴梦》两折片段的学习,让我深入了解了念白、稚指、亮眼、耸肩等京剧荀派艺术的表演特色,掌握了有别于自己剧种的新的表演手法,学会了如何用特定动作塑造不同人物的手段。跟张洵澎老师学昆曲,让我们领略了中国戏曲旦角艺术的古典之美,对今后表演受益匪浅。”
昆曲表演艺术家汪世瑜曾执教第一期、第六期研修班。汪世瑜说,刚开始时,由于参训学员程度不一,专业水平参差不齐,为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可出乎他意料的是,这种专业能力上的差异反而增强了学员之间的竞争,形成了学习上的互补与互动——专业出色的争当标兵,专业欠缺的努力追赶,以至于每个人都有压力,每天都有一种生气。
上海戏剧学院教授范益松表示,当前青年戏剧演员的生存状态不能令人满意,他们缺少艺术实践和提高艺术素养的机会,举办这样的研修班,对于提高戏剧人才素养、重建戏剧人才培养体系、拓宽戏剧人才培养道路,增加戏剧人才贮备,很有意义。
励志树德 形成品牌效应
据了解,由浙江省文化厅主办、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承办的“新松计划”全省青年表演人才高级研修班从2005年创办以来,已有小生、花旦、老生、武生、武旦、丑等多个行当,来自全省31家戏剧院团9个剧种的111名青年演员先后参加。历届研修班共邀请汪世瑜、梁谷音、刘琪、赵麟童、逯兴才、奚中路、张善麟、王立军等几十位戏曲名家担纲主授,对学员进行针对性强、高密度、高强度、多方面的专业强化训练。同时聘请刘厚生、孙毓敏、杨小青、茅威涛、罗怀臻、何志云、刘慧芬、金星、白燕升等专家学者开设讲座,提高学员理论修养、表演技能和从艺道德,使青年演员成为新型创作型青年戏曲表演人才。
通过研修班的强化培训学习,青年演员逐渐成长为戏曲表演艺术领域的尖子人才,成为各专业院团的艺术骨干,在戏曲舞台上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有获得中国越剧艺术节十佳演员的越剧新秀,有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向世界展现昆曲魅力的曾杰,有获得中央电视台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银奖的罗戎征,还有被破格评为国家一级演员的瓯剧演员方汝将等。在不久前落幕的“新松计划”浙江省青年戏曲大赛中,决赛名单中有11人为研修班学员,其中5人进入前十名,婺剧演员杨霞云更是夺得桂冠。
“新松恨不高千尺”, 经过7年教学实践,研修班已逐步形成了较为系统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了一个人才成长的交流平台,在全国艺术界、教育界形成了良好的品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