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俞振飞诞辰109周年 李蔷华蔡正仁华文漪20年后再同台
对书画、诗文、鉴赏等传统人文艺术的融会贯通,使俞振飞的舞台艺术达到了学术与艺术相融的境界。
为了纪念京昆大师俞振飞诞辰109周年,从本周五开始,5场专场演出和艺术研讨会将陆续举行。
俞振飞
俞振飞的夫人李蔷华在新书发布现场为读者签名
1934年,程砚秋与俞振飞合演《牡丹亭》
1984年,俞振飞和李蔷华在上海联袂演出昆剧《长生殿·小宴》
华文漪与蔡正仁排练《贩马记·写状》
今年是昆曲被列为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周年,也是京剧艺术被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第一年。在这个特别的日子,京昆艺术大师俞振飞的戏曲表演体系再度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构建“俞学”,成为了很多戏曲界人士的呼声。
昨天,《俞振飞传》和《俞振飞年谱》两本新书在上海书城首发,与此同时,“纪念俞振飞诞辰109周年系列活动”也正式启动。从本周五开始,上海逸夫舞台将有5场专场演出,艺术研讨会也将陆续举行。而俞振飞的夫人李蔷华,以及俞振飞的学生蔡正仁、华文漪时隔20年的再度合作,成为了此次纪念活动最引人注目的演出。
戏剧界呼吁“俞学”
作为一代京昆大师,俞振飞以他对昆曲六百年艺术的揣摩,对书画、诗文、鉴赏等传统人文艺术的融会贯通,使其舞台艺术达到了学术与艺术相融的境界,成为代表近现代昆曲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同时,他将京昆艺术熔为一炉,创建了儒雅秀逸、“书卷气”浓郁的俞派表演艺术风格。由于俞振飞不仅提升了京剧艺术的审美价值,也使古老的昆曲呈现出贴近时代的美学格局,加之他在书画诗文领域的成就,这两年,很多专家开始呼吁构建“俞学”这门学科。
此次纪念俞振飞诞辰109周年的系列活动中,包括上海市文联、上海戏剧学院、上海京昆艺术中心在内的近10个单位参与了主办和承办。其中,上海文化出版社同时推出俞门弟子费三金的新著《俞振飞传》和上海戏校青年教师江沛毅的《俞振飞年谱》,都是为俞振飞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纪念活动还特地举办了俞振飞表演艺术研讨会,希望为这门学科的成立奠定一些理论基础。据悉,参加研讨会的除了俞门弟子,还有很多京昆演出界和戏剧理论界的权威。上海戏曲学校校长郭宇表示,继周信芳之后,戏校今年还将牵头建立“俞振飞研究会”。
李蔷华再演《春闺梦》
在此之前,文化部曾先后举办过三次俞振飞的纪念活动。而今年的纪念演出同样阵容强大。日夜5场演出中,云集了京昆5代演员。其中既有俞老的嫡传弟子蔡正仁、华文漪等,也有京昆艺术大家李蔷华、陈少云、张静娴等,俞派再传弟子张军、黎安甚至戏校学生也都悉数参与了演出,而俞老的海外弟子顾铁华等也都赶到上海共赴盛会。
演出的剧目大多具有特殊意义,黎安演出的《牧羊记·望乡》是俞振飞14岁初登舞台的第一出剧目;顾铁华的京剧《监酒令》也已绝迹舞台多年。而蔡正仁和华文漪合演的《贩马记·写状》更是让所有观众翘首以盼,这是两人20年来第一次在上海再演此剧,对台上台下所有人而言,都可算一次圆梦演出。
俞振飞的夫人、京剧表演艺术家李蔷华此次也将登台演出。出演的剧目是当年由程砚秋、俞振飞二位大师千锤百炼的程派名剧《春闺梦》。她告诉早报记者,这出戏是当年俞老应程砚秋之邀一起创作的剧目,在京剧艺术中融入了昆剧艺术载歌载舞的诗意之美。20年前,在纪念俞振飞的系列活动中,她曾经和蔡正仁演出过这一折。但这一次,她已经83岁,蔡正仁也已71岁,要再演出当年两位大师的神韵,很有难度。“不过我会努力把这出戏演到最好,因为它不仅对我和俞老有意义,对京昆艺术更有意义。”
在这一纪念活动中“挑大梁”的昆剧表演艺术家蔡正仁说:“我是俞老的大弟子。当前社会上有些风气对俞老不敬,在当今办这么一个纪念活动,既是为俞老正名,也是发扬‘俞’派艺术的一个契机。演出和写书是一种实际的证明,观众和读者都可以从中了解到俞老的为人。我会尽我所有的力量,继承和发扬老师艺术和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