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品《竞赛》好似太极,不动声色中透着隐力;德国作品《竞赛》激越亢奋,重在音符间的追逐律动。昨晚,上海音乐厅的舞台上,一群来自德国的青年音乐家与来自上海音乐学院的优秀学生“中西合璧”合作演奏了两国青年作曲家同以《竞赛》为题的最新创作。虽然新作名称听上去火药味十足,但正是它,使两国年轻人走到一起切磋交流,继而携手走向国际乐坛著名的“欧洲青年古典音乐节”。两国乐手在指挥家汤沐海9天的调教下,对该作品把握自如。
每年8月,“欧洲青年古典音乐节”聚集起世界各地的优秀青年管弦乐团在柏林御林广场的音乐厅举办数十台音乐会。昨晚参与音乐厅“朗盛联合乐团音乐会”的43名中外乐手今年就将作为音乐节唯一一支联合乐团赴德亮相。
两国乐手《竞赛》“互补”
昨晚演出的主要曲目不仅有巴赫、贝多芬和莫扎特的作品,还有两首音乐节的委约作品首演——德国作曲家Anno Schreier和中国作曲家温德青分别受邀为本届音乐节创作以《竞赛》为题的新作,以体现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
温德青的《竞赛》模仿古筝意境,于古风中寻找现代语汇,中国学生似乎更能充分理解作品的整体风格。Anno Schreier的《竞赛》则不像中国作品那般随意自在,它注重格式,讲究音与音之间的追逐律动。
“其实即便大家演出时出点小错我也不会太在意——音乐不光是把音都凑齐了,而是在乎整体的感染力和情感抒发。”谈到两国乐手的差异,汤沐海总结道:德国乐手可能手头没那么灵,但对音乐很有“知觉感”;中国乐手技艺精湛,但敏感度稍欠。也就是说两国乐手恰好“互补”。
“和”是乐趣,也是推动力
游走于中西方乐坛多年,汤沐海说,“和”是艺术本源的乐趣,也是艺术发展的推动力,但目前中国大部分乐团还显然欠缺这种“和”的能力。
汤沐海认为,一方面中国近代史的创伤致使大家保持些距离,不太习惯“和”;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后,基于“为国争光”的心态,学校与家长们也都一致致力于推出独奏家到国际上夺冠,“其实已经发展成病态了。”
“我一直很赞赏委内瑞拉的方法,把街上的穷孩子全叫到一起,每人发一件乐器,任你胡吹乱拉,不讲手法,只求乐趣,反而结出硕果。几年来这样一个小国,全国组建了上千支乐队。他们的想法很单纯,先让音乐把我们连在一起,用人类最自然的方式寻找到音乐的情感表达,‘拉上几个音’,事情就这么自然而然地开始了。”汤沐海一脸羡慕地叙述着,继而直指国内音乐教育通病,“不要把学习音乐架设得太宏伟了,咱们中国人就是习惯于拿大框框高帽子把自己给套了。”而即便是在音乐教育与音乐市场均相对较发达的西方音乐界,他们对独奏人才的“控制”也很到位,就那么几个捧出来就行了,这样也反倒好生存,毕竟95%学音乐的年轻人最终是要进乐团在一起合作的。而合成一个团队演出,也更让乐手们将“精力集中于音乐价值本身”,而不会像个人参赛那样只练习少数的几部作品。像此次音乐会,一半作品都为委约新作,需要大家共同磨合、探索尝鲜。
今年,这支特殊的中德联合乐团已是第二次受邀赴德参与“欧洲青年古典音乐节”。全世界范围内的跨国合作乐团并不多见,该支乐团已成为除(集合了亚洲青年才俊的)亚洲青年交响乐团与(甄选欧洲优秀乐手组建的)欧洲共同体交响乐团之外,难能可贵的又一支乐坛生力军。(高剑平/图)
指挥家汤沐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