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娱乐方式的增多,年轻人对原生态多声部民歌的兴趣变淡了,原生态多声部民歌渐渐失去了它的地位,会唱的人越来越少。由于藏汉文化有差异,音译的歌词会失去原本的意义,这也是现在很少有人会唱原生态多声部民歌的原因之一
原生态多声部民歌的颤音、滑音等发声技巧很不好掌握,其中的韵味也难以把握,教起来难度很大。所以,杨明星一直都在积极寻找更好的办法,他希望能把原生态多声部民歌的教学带到课堂
面临失传危机
硗碛藏族原生态多声部民歌是嘉绒藏族民间特有的传统文化,已有上千年的流传历史。硗碛原生态多声部民歌魅力独特,歌词内容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演唱时由一位声音洪亮的男子领唱后,男声齐唱插入,再插入女声齐唱,歌声嘹亮连绵不绝,形成气势磅礴的二声部、三声部,甚至更多声部的混声大合唱,场面壮观,震撼人心。但这辉煌一时的原生态多声部民歌如今却面临失传的危机。
去年年底,宝兴县文新广局就专程到硗碛藏族乡勒乐村,对该县10名原生态多声部民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的传承技艺进行了拍摄,记载和保护该县硗碛藏族原生态多声部民歌传承技艺。
今年已经71岁高龄的杨明星从13岁就开始学习原生态多声部民歌,一唱就是58年。时间飞逝,如今,他成了为数不多的硗碛原生态多声部民歌传承人之一。5日,记者采访了这位做着原生态多声部民歌传承梦的老人。
传承迫在眉睫
2006年10月,以杨明星等为代表的16位原生态多声部民歌演唱者参加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民歌盛典》节目直播。“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们的原生态多声部民歌才受到广泛的关注。”杨明星说,听过硗碛原生态多声部民歌的人都会被感染。同时,作为硗碛的独特文化“传家宝”,传承硗碛原生态多声部民歌就显得迫在眉睫。
回忆起刚开始学原生态多声部民歌的时候,杨明星感慨万千。因为硗碛原生态多声部民歌是没有歌本的,学的时候完全靠听长辈唱,慢慢去模仿、练习,学起来很不容易。作为土生土长的硗碛人,他也花了很长时间去揣摩、钻研。
“小的时候,不管是过节、遇到红白喜事还是上山干活,大家都会唱歌。唱起来还有点‘没完没了’,唱几天几夜都没问题。”杨明星说,由于歌词都是来源于日常生活的,涉及范围广,其中一部分还是有教育意义的,而且以前大家的娱乐方式很单一,大家一起唱歌还要闹热点,所以很受欢迎。
但后来,随着人们娱乐方式的增多,年轻人对原生态多声部民歌的兴趣变淡了,原生态多声部民歌渐渐失去了它的地位,会唱的人越来越少。由于藏汉文化有差异,音译的歌词会失去原本的意义,这也是现在很少有人会唱原生态多声部民歌的原因之一。
民歌走进课堂
采访中,杨明星还告诉记者:“随着老一辈的传承人去世,原生态多声部民歌的传承会越来越困难。如果现在还不加以保护,那硗碛的原生态多声部民歌就将失传了。”
作为传承人,杨明星身上的担子很重。他有空的时候就会去教年轻人唱原生态多声部民歌。现在,他的大女儿在他的耳濡目染下,也唱得有滋有味了。“由于原生态多声部民歌的颤音、滑音等发声技巧很不好掌握,其中的韵味也难以把握,教起来难度还是很大。”所以,杨明星一直都在积极寻找更好的办法,他希望能把原生态多声部民歌的教学带到课堂,“毕竟小娃娃的模仿能力要强点,学起来相对要容易一点。”杨明星一直做着他的传承梦,希望硗碛的原生态多声部民歌能够永久地流传下去。